(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學者:共軍為鞏固已擴張空間 演訓頻率將增加〉。首圖來源:Narendra Modi、Alert5)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共機自去年擾台次數激增,全年超過 380 次;2021 年到 1 月 21 日止,共機已擾台 17 天,而台灣每每也得派遣派升戰機反制監視,升空成本每小時達百萬台幣,可謂巨大耗資。
中共這樣頻繁擾台背後的戰略思維究竟是什麼?與習近平宣布「全軍開訓動員令」有關嗎?未來台灣西南空域的衝突會如何升高?(責任編輯:連柏翰)

共軍擾台背後的中共思維為何?圖片來源:Narendra Modi、Alert5
國策研究院今天舉辦座談會,學者馬振坤指出,共軍為鞏固過去在南海等海域軍事擴張空間、滿足「實戰實訓」要求,預料未來在大陸沿海及第一島鏈周圍海空域的演訓頻率會增加。
國策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今天舉辦「拜登就職後美中台關係與印太安全局勢」座談會。由國策研究院董事長兼院長田弘茂主持,下半場由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所長馬振坤等人出席。
習近平宣布「全軍開訓動員令」意義為何
對於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今年初發布 2021 一號命令,宣布全軍開訓動員令,要求全軍聚焦備戰打仗等,馬振坤認為,這是習近平作為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對部隊一定會講的」, 不代表共軍今年有對外進行武力行動的打算。
不過馬振坤指出,值得關注的是,動員令要求軍隊「實戰實訓、聯戰聯訓」,代表共軍今年會持續用貼近實戰的想定與場域來實際訓練。
馬振坤接著說明,習近平過去不斷要求「仗在哪裡打,部隊就在哪裡訓」,可預期共軍在這樣的要求下,未來在大陸沿海與第一島鏈周圍海空域的演訓頻率會增加,意味著共軍對未來預期作戰的戰場,就是在這個場域中。
馬振坤研判,共軍今年會持續鞏固過去在東海、台海、南海從事軍事擴張所獲得的活動空間,在這些區域中建設從事軍事行動的作戰優勢軍力,特別是建立依託地緣條件的戰場優勢,但也代表美軍未來要進入這些場域,面對的挑戰會升高。
面對台灣空軍,共軍會如何反制?
針對台海局勢,馬振坤表示,可預期共軍今年會持續侵擾台灣西南空域的防空識別區(ADIZ),研判未來共軍如遭遇台灣空軍戰機跟監與警戒可能會反制,輕則利用無線電示警;重則派遣戰機對台灣戰機進行警告驅離,凸顯該空域已成為共軍訓練空域的事實。
馬振坤提醒,未來台灣應嚴肅思考西南空域 ADIZ 已被共軍劃為訓練空域的事實,尤其海峽中線對台灣空防而言,安全及重要性高過西南空域 ADIZ,特別是海峽中線對台灣空防而言已退無可退,如何因應跟處理共軍侵擾的問題,必須慎重思考與面對。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華府專家:共機擾台是向台灣人說「美國無能為力,你們很孤單!」但美國和蔡政府正做對 1 件事
2021 年,北韓、台海哪裡更危險?美國智庫警告:亞洲埋有幾顆國際未爆彈
【聽完心超暖】克拉夫特任期結束再表「抗中挺台」:在台灣人民有權發聲前,我的使命不會結束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學者:共軍為鞏固已擴張空間 演訓頻率將增加〉。首圖來源:Narendra Modi、Aler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