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鉅亨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和碩電動車業務明年可望翻倍成長 將赴美設廠落腳德州。首圖來源:維基百科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近年台灣積極研發自駕車及無人機,現在電動車也不落人後!根據《自由時報》,已有 29 家台廠加入特斯拉供應鏈,電子零組件產值可望飆升。後疫情時代,全球電動車產業蠢蠢欲動,《聯合新聞網》指出,現在歐盟境內約有 140 萬台正在使用的電動車,目標在 2030 年提升到 3 千萬台,商機可想而知。

不過,在發展電動車的同時,台灣也得考慮到生產方式符不符合國際趨勢。《商業週刊》台灣的電動車產業大多是代工,當其他國家正思考如何在生產過程減少碳排放時,我國卻沒改變生產方式,也為未來的跨國合作埋下隱憂。(責任編輯:梁雁)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Licensed

代工大廠和碩日前拋出震撼彈將赴美設廠,傳落腳美國德州機率最大,對此,董事長童子賢今 (5 日)出席資訊月活動,被問及相關進度時表示,內部確實有評估,但仍依客戶公布為主,地點、金額也會依法公告,強調和碩本質是透過科技、製造服務客戶,至於看明年電動車業務發展,認為有翻倍成長機會。

電動車產業明年看漲!經濟部低調展開佈局

據了解,和碩目前在歐洲、中國、美國、台灣等地均有設廠,過往配合客戶生產個人電腦、伺服器等,近幾年也因應各地需求,適時調整業務,轉做新業務或維修站,至於日前傳出將赴美設廠,落腳美國德州機率最大,主要是跟進電動車客戶特斯拉設廠腳步。

和碩回應,美國設廠業務仍在評估中,若有進展將依相關法規公告。

展望明年電動車業務發展,童子賢認為,過去幾年電動車市場都在初步嘗試階段,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也加快電動車發展進程,加上 2035 年全球乾淨能源趨勢,認為相關業務明年有機會翻倍成長。

童子賢進一步舉例,當初和碩跨足隱形眼鏡市場成立晶碩,也是從光學讀取頭延伸業務,雖然市場規模僅代工業務的 10 分之 1,但毛利高達 10 倍,最終獲利相當,是跨足多元市場很好的例子,而未來電動車發展趨勢,台灣在資訊、電子、網路都有優勢,具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據了解,經濟部今也低調與產業界人士會面,共同商討協助台灣產業界發展電動車業務,爭取未來電動車龐大商機。

推薦閱讀

【日本有的,台灣也能有】能源也要超前部署!一窺「智慧電表」背後的價值

全球共享產品公司不斷倒閉,台北 YouBike 如何屹立不搖創造奇蹟?

【報橘專訪】台北市首座「智慧公宅」入住滿八個月!每人租金狂降 4 千,開「居住正義」第一步

(本文經合作夥伴鉅亨網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和碩電動車業務明年可望翻倍成長 將赴美設廠落腳德州。首圖來源:維基百科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