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美國之音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歐盟提議與美國聯盟應對中國威脅〉。首圖來源:pixnio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有了捷克訪台、歐洲商會與台灣合作,這些跡象代表台灣成功打入歐盟政治圈了嗎?有經貿活動在前、防中力道不大的德國領政,台灣恐怕還需下更多的功夫打開外交大門。

歐盟目前發出的最新消息是要重建與美國的同盟,想把這四年來川普退出的協定通通拿回來,甚至提到要對付中國。但根據《金融時報》,一些歐盟國家仍然不願意與中國正面衝突。換句話說,未來牽制中國的力道或許不會如想像中的強硬,比起大動作抗中,歐盟這次的舉動其實更在乎能否找回美國這個強大的後盾,如此在經貿和安全議題上才可緩解當前的壓力。(責任編輯:梁雁)

圖片來源:pixnioCC Licensed

在川普總統的四年任期內,美國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因關鍵政策的分歧而惡化。當前歐盟試圖重振與美國的同盟關係,集中力量應對中國挑戰。

11 頁文件曝歐盟擔憂,中國影響力威脅歐洲安全

據《金融時報》週日援引的一份歐盟計劃草案,布魯塞爾呼籲華盛頓抓住機會建立一個全球聯盟,應對中國在全球影響力上升帶來的挑戰。

這份 11 頁的名為《歐盟—美國應對全球變革新議程》(A new EU-US agenda for global change)的文件指出了歐盟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削弱的跨大西洋關係有利於北京地緣政治目標的擔憂。

文件寫道:「作為開放的民主社會和市場經濟國家,歐盟和美國一致認同中國日益增長的國際自信心所帶來的戰略挑戰,即使我們並不總是就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方法達成共識。」

專家指出,這些共同的挑戰致使歐美對華政策思路的趨同,在拜登政府有意重建與歐盟關係之際,美歐加強合作將更有力地回擊中國的不良行為。

意大利智庫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托奇(Nathalie Tocci)告訴《美國之音》,「對於中國不公平的經濟行為、對人權和法治的侵犯、5G 網絡的安全風險,以及對全球治理的不在意,雙方有著類似的擔憂。」

重建「歐美聯盟」勢在必行,歐盟已與拜登政府接觸

在拜登成為美國當選總統後,布魯塞爾試圖開啟雙邊關係的新篇章。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和歐洲因為在一些關鍵政策上的分歧而一度關係緊張。

此前,美國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協議》、對歐盟產品加稅、並批評世貿和北約等國際組織,遭到歐洲國家的廣泛質疑。

文件寫道:「新政府和國會的到來是歐盟更新和重振與美國基於共同利益的戰略夥伴關係的機會。」該文件提議建立一個數字監管框架,在反壟斷法、數據保護、合作打擊網絡威脅等方面採取共同對策,並在監督外國投資方面進行合作。

草案還對拜登要求組織「民主峰會」的提議表示支持,並稱新的跨大西洋機制應基於「志同道合夥伴組織的新全球聯盟」。該草稿提議在 2021 年上半年歐盟—美國峰會上啟動新的跨大西洋議程。此計劃將提交待 12 月 10 至 11 日歐盟成員國領導人會議批复。

路透社看到的另一份內部文件顯示,歐盟將於本週就如何最有效地「更新和重振」與華盛頓的關係展開磋商。來自 27 個歐盟成員國的大使將研究在拜登政府下有可能進一步合作的五大關鍵領域。

11 月初,歐盟對高達 40 億美元美國輸歐產品加徵關稅,以反制美國對波音公司的補貼,但稱希望在拜登的領導下改善貿易關係。

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早前表示,負責協調歐盟成員國貿易政策的歐盟委員會已經與拜登團隊進行了非正式接觸。

推薦閱讀

【北約內鬨讓中共有機可趁】共軍導彈射程遠及歐洲,歐洲恐為了錢丟了安全

歐盟「直接投資台灣」比例超越美國、日本!駐台代表:台灣能成為歐洲經濟的「新要角」

【批王毅威脅捷克】德國議員:台灣在地圖上不是空白,歐盟應達成立場一致

(本文經合作夥伴美國之音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歐盟提議與美國聯盟應對中國威脅〉。首圖來源:pixnio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