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香港眾志前副秘書長,周庭。圖片來源:周庭臉書專頁

香港社運人士黃之鋒、周庭、及林朗彥在 23 日前往當局法庭,決定承認所有罪狀後,馬上遭還押,等候 12 月 2 日的宣判。對此,日本高官加藤勝信表示「嚴重擔憂」,國際社會也高度關注。

《BO》編按:「還押」意即:在訴訟未決期間,依法庭命令,將刑事被告人送還羈押場所關押。

據《轉角國際》分析,三人接下來很有可能在法庭上隨即被判刑入獄。台灣方面,除了陸委會發出譴責,林飛帆也透過臉書指出,現在中共「入人於罪」早已不是新聞,但港府行徑越來越誇張,絲毫不忌憚國際反應。中國官媒持續以「亂港分子」形容三人,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被記者問及此案時,只說:「你問的這個不是外交問題吧?我們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

在眼前,遊行集會已遭當局完全「殲滅」的香港,人們是否還存有一絲希望?

寫信、旁聽、送囚車

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的資深媒體人譚蕙芸,在個人臉書上分享,近日採訪了一名常「在法院旁聽」的 20 多歲的年輕人,他以「送囚車」作為支撐信念的故事。

年輕人向譚蕙芸表示,其實在法庭現場,不只有剛下課趕到現場「旁聽」的學生,也有許多退休人士。聽這些審判過程很消磨意志,不僅時間冗長,有時也需要很早起床,往往旁聽席的親友、媒體會一一離去,他自己則會更注意「較少人的法庭」,他形容:「不是我想不想來,而是我要來」。因為不想要冷冷清清、只有兩三人的旁聽現場,徒增遭逮捕的示威者的沮喪。

除此之外,他還會去「送囚車」,即在法庭上示威者遭判刑後,跟在他們搭上的囚車後面「跑一小段路」。即使忘記車上示威者的名字,他也會大喊如「我會陪著你」、「撐住」等。他的精神是寧可送錯車,也不想錯過任何一個人,因為對他來說,車裡的人已經不幸被捕,自己只是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香港中文大學前副教授陳健民,則持續探訪了許多入獄抗爭者。對於在外頭的「手足」問及自己如今還能做些什麼時,他表示除了捐款,寫信與獄中「手足」做筆友、及支持香港本土「黃店」都是一種支持彼此的辦法。最怕的是,社會漸漸變得麻木、疏離,大家獨自跌入無力的深淵之中。

林鄭又給香港兒女一份「聖誕驚喜」

這次遭還押的周庭,才剛被《BBC》選為 2020 年度百大「最具影響力女性人物」,日媒更不只一次將周庭封為香港「民主女神」。她在前往法院前,於個人臉書上吐露心聲:「這將是我人生第一次進入監牢,雖說已有心理準備,但還是有一點點害怕」。在 25 日深夜,她的 FB 專頁管理員則透露,周庭「被分配到 12 人倉,其精神尚可、能夠入睡,但是胃口不太好」,形容探訪期間,周庭略顯疲態。對於還沒參加畢業典禮、沒能和父母拍到畢業照很失望,但她也期待上庭判刑後的 12 月 3 日——是自己生日,會剛好能出來過 24 歲生日。

另一頭,同樣剛滿 24 歲的黃之鋒則是第三次出獄的日子,自上次離開監獄,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再度背上六條罪名,而眼前他的獄中生活更不堪入目。港府以「胃部 X 光檢測出異物」為由,將他單獨囚禁,這意味著他無法正常「放風」,幾乎是一直待在 24 小時亮著燈的牢房內,相當難以入睡

黃之鋒本人則表示:「我們三人被囚,說實話亦不是很意外」,認為比起其他兩千多名被起訴的示威者,自己「絕對沒有抱怨空間」,因為有許多抗爭同路人,已經被送往中國內陸監獄,等於人生劃上句點。黃之鋒形容自己從沒對港府有信心,但現在仍對香港人有滿滿信心,他引用香港學者梁繼平曾說的——「真正連結香港人的,在語言、價值之外,是痛苦」。

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 25 日公布最新施政報告,強調會將檢討不稱職教師、並將香港高中通識科「改革」、「糾正異化」後,牢房內外,依舊有一批人,不願意放棄。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510 香港母親劫】香港解封首週末,上百個年輕孩子被捕!林鄭卻 PO 禮物炫耀喊「母親節快樂」

【問題出在台灣未獨立?】台灣就算通過《難民法》,也幫不了香港人!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Made in HK 走入歷史!美國取消香港貿易優惠地位,最慘的恐是中共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圖片來源:周庭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