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日外長會談 日媒:關係無改善徵兆〉。首圖來源:翻攝 Youtube。)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日關係近來急速降溫,針對習近平明年要不要訪問日本,日本官方在昨日的外長會面上冷處理,也代表攸關兩國戰略互惠的「第五份政治文件」,簽署可能性更加有變數。實際上,日本最近頻頻和美澳等國有進一步軍事合作,中日要走回過去的熱度顯然難度不低,而中國外長王毅這幾個月拜訪其他國家時,則多次被擺臉色,這次壓低姿態訪日,似乎是打著突破國際封鎖的算盤。
目前兩國僅在經貿合作有共識,日本雖然計畫要在武漢設立大使館,卻不代表有意軟化對中政治態度,雙方未來發展仍待觀察。(責任編輯:梁雁)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右)24 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舉行會談時,針對中國公務船頻頻航行在釣魚台海域,茂木強烈要求中國要自我克制。日媒報導,中日關係沒有改善的徵兆。圖片來源:翻攝 Youtube。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今天(24 日)與來訪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談時,針對中國公務船頻頻航行在釣魚台海域一事,茂木強烈要求中國要自我克制。日媒報導,中日關係沒有改善的徵兆。
釣魚台歸屬中日各說各話,兩國商務往來月底解禁
日本產經新聞今天(24 日)報導,茂木與王毅今天下午在位於東京的外務省飯倉公館舉行約一個小時半會談。會談中,針對中國公務船頻頻出沒在釣魚台周邊海域,「領海」遭入侵一事,茂木強烈要求中國要自我克制,勿企圖以力量改變現狀。
不過,對於釣魚台問題,王毅在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堅持中國的主張。中日間的緊張局勢無改善徵兆。
茂木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他在與王毅會談時,針對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周邊海域問題,明確表達了日方立場,強烈要求中方做出正面因應。
產經報導說,對於這次王毅訪日,日本早已準備周全。日本首相菅義偉 9 月 16 日上台後,中國政府就在探詢王毅訪日的時機,盼能早日實現訪日。在中美關係對立加劇之際,中國重視與美國關係密切的日本,希望加強中日兩國間對話。
但,日本政府顯然還是比較重視同盟國和友好國之間的關係。日本、美國、澳洲、印度這 4 國外長 10 月 6 日首度在東京舉行會談,這 4 國扮演著日本所推動的「自由且開放印度太平洋」的要角,4 國外長會談就是要展現團結的姿態給中國看。
本月 12 日菅義偉與自行宣布在本月初美國總統大選勝選的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舉行電話會談,拜登同意釣魚台列嶼是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第 5 條的適用範圍,美國有義務協防。本月 17 日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訪日,與菅義偉大致上同意日澳兩國將簽署軍事聯合訓練協定。
報導說,日本已發出強力訊息等著王毅的來訪,這是因為菅政府在安全保障領域也是採取一貫強硬路線。
中國海警局船隻光是今年在釣魚台海域周邊航行的天數已逾 300 天,中國備妥海警船獲准使用武器的法案,海警船的設備愈來愈先進。
有關日本政府打算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日一事暫時擱置,有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只要中國的海洋行動未見改善的話,中日關係不可能前進。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茂木與王毅在會談上都同意中日兩國的穩定關係對地區和國際社會極為重要,都共同負起身為大國的責任,處理國際社會的各項課題,這也有助於中日關係的加強。
針對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的防疫對策,兩人都同意中日兩國有必要迅速共享資訊、教訓與見解,透過各種管道進行合作。針對邊境管制措施的鬆綁,兩人都同意以短期停留與長期停留的雙方商務相關人士等為對象,本月內重啟往來。
311 東日本大地震及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明年 3 月將屆滿 10 週年。茂木表示,盼中國禁止進口福島縣等日本食品的措施能早日解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茂木與王毅都同意將設立一個有關農林水產品貿易合作的架構。對於雙方貿易、觀光、環境、節能等領域的合作,茂木與王毅都同意要共同推動。有關氣候變遷議題,兩人也同意中日間將設立一個協商架構,加強意見溝通。
推薦閱讀
【日本終究開口了】兩岸擦槍走火幫台灣?防衛大臣岸信夫:日本須考量可採取什麼行動
最新民調:近 9 成日本人對中國印象不好,中國人比日本人更在乎兩國關係
拜登間接認「釣魚台」主權歸日本,中國急跳腳、台灣既尷尬又不敢吭聲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日外長會談 日媒:關係無改善徵兆〉。首圖來源:翻攝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