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原作者 外國倫看台灣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台灣的房事〉。首圖來源:pxfuel, 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高房價與少子化已成台灣的國安問題,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皆提出補助來緩解民怨,但是真的有對症下藥嗎?

讓我們透過一位曾在美國生活過的台灣人視角,來探討台灣社會的兩大問題!(責任編輯:徐子捷)

示意圖。圖片來源:pxfuel, CC Licensed。

文/外國倫看台灣

台灣空屋率是美國的 7 倍!追根究底就是「税」的問題

我在美國的朋友, 他是一個中產階級上班族,他每年要交美國的房地產稅 6000 多美金,最近已經上漲到快 7000 美金了,美國的房地產稅收是縣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地主在台灣似乎是個負面的名詞,但是在美國有房產的人負擔了大部分的縣政府稅收,這些稅收用在許多公共建設,例如造橋修路,所以有房產的人負擔了對當地的公共開支,同時也因為房地產稅金不低,所以如果有空房,房東都會盡量把空屋出租,否則投資報酬率很不划算。

相較之下台灣的房地產稅太低,導致房地產的持有成本太低,所以雖然台灣的空屋率是美國的 7 倍(美國的空屋率1.5%台灣的空屋率高達 10%) ,台灣的房價卻能如此之高,因為有錢人可以買一堆房子,空著不出租,因為持有成本太低。

也就是說美國的房屋是物盡其用,台灣則是有錢人可以買很多房子空著留給子孫用,但是要提高房地產稅非常困難,不是因為財團, 其實嚴格來說,也不是因為有錢人。阻止房地產稅提高的人,其實是台灣人自己;因為台灣人的擁有房屋的人比率比美國人還高!

有太多的台灣人用盡一生的積蓄,工作一生就是為了買房, 好不容易買到房了,已經要揹負很重的房貸, 台灣人是不會同意政府提高房地產稅的!許多台灣人在討論台灣經濟議題的時候, 還沒了解狀況就先怪財團,其實房市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在税法制度。

台灣的「高房價現象」已經嚴重的傷害國家競爭力!

許多人不敢創業,不敢有夢想,不敢去創新,一生的目的就是要找一個穩定,可以付房貸的工作,台灣人陷入這種集體的無限的房貸輪迴, 台灣的房市問題其實已經嚴重的影響到經濟的活絡。

我回到台灣之後,覺得在台北的生活費大概 6 萬就有基本生活品質了, 可是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告訴我說收入至少要一個月十幾萬不然根本不夠。我一開始不明白,後來才知道在台灣如果背一個房貸,加上一個車貸,一個月的生活成本,不包括養家一個人可能就要 10 萬了。

也就是說,如果在台灣揹了一個房貸,可能就要每天去做不喜歡的工作,也不敢離職去創業,不敢去做有風險的投資,也不敢有夢想 現在台灣政壇上的政治人物都在推行什麼?

大家搶著要建設公共住宅! 儘管台灣的空屋率已經是美國的 7 倍,這是非常危險的,今年已是台灣人口負成長的第一年,將來少子化造成的空屋率開始反映在房價的時候,台灣的房市可能會崩盤,同樣經歷少子化的日本和澳洲,都已經在免費送房屋了, 只要你願意去日本或是澳洲偏僻的地方住,政府都願意免費給你房屋。

台灣政府的對策是什麼?

很多立委,包括總統都在大力推行政府興建更多的社會住宅!但台灣少子化是世界第一,許多民眾還在抱怨政府建設公共住宅的進度落後⋯⋯

如果有一天台灣的房市崩盤,我們的經濟可能從此一蹶不振了。除非台灣人能夠認清台灣房地產價格不合理的根本原因,願意房地產實價報稅,提高房地產稅金,不然台灣會繼續留在這種高房價的無限輪迴中,其實在網路上已經有許多媒體對台灣房市的問題,有清楚的解說。但是這些訊息,卻被其他的政見和看法淹沒了!

我看到一些立委的臉書上有許多民眾留言:「說要蓋公共住宅,結果雷聲大雨點小,政府都是偏向財團啊!」那位立委還在她的臉書上說一定會監督政府盡快興建社會住宅。

相較之下美國因為有合理的房屋稅,房屋價格合理,建商也會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根據市場需求興建房屋,政府不需要再用納稅人的錢,興建公共住宅。

那麼台灣呢?

過去兩年,政府加快腳步「解決」人民住的問題,已經啟動全台各地的社會住宅興建計畫,台灣歷史上從未執行如此大規模的社會住宅興建!如果民眾不了解問題,政治人物就不敢對症下藥,因為推行一個民眾不支持的政策,就可能是政治生涯的自殺。

有許多問題,並不是仇富就可以解決問題,並不是立委高嘉瑜有房產,就沒資格關心台灣的房價問題,我們應該多宣傳、推廣並教育身邊的朋友,在凝聚足夠共識的之後,政府才有可能推動房地產稅收制度的改革。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高房價讓你活不下去了嗎?來看 90 年前的台灣人如何讓房東「自願降租兩成」

【小時背書包,長大背房貸】台空屋率是美國的 10 倍!旅美台人曝:3 制度不改「台灣人注定窮忙一生」

台北市首座「智慧公宅」入住滿八個月!每人租金狂降 4 千,開「居住正義」第一步

(本文經原作者 外國倫看台灣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台灣的房事〉。首圖來源:pxfuel,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