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原作者 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高薪職業的 8 個詛咒〉。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有錢也買不到快樂?你總是羨慕年薪百萬的人嗎?
本文作者透過數據分析,與讀者分享有關高薪職業的 8 個詛咒。讀完過後,你可能也懂什麼叫做「知足常樂」!(責任編輯:徐子捷)

高薪人士會比較幸福嗎?一窺他們的 8 個詛咒。圖片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文/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全台收入排名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根據財政部統計,106 年度全台所得稅資料以新竹市東區關新里的所得總額中位數列居全台之冠(約 252.9 萬)。於是想寫一篇有關於高薪人士所面臨的問題,給大家參考。下表是全國年所得中位數排名。

圖片來源: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高薪人士的定義
通常所謂的高薪人士我這邊指專業技術人員(工程師)、企業主管。大家對於他們的想法都是過著品質很高的生活,擁有高知名度與高薪的工作。然後可以迅速累積財富享受著生活。
不幸的是,現實活中完全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確實他們看似擁有很棒的生活,然而與其他中等收入的階層相比,這些高薪專業人士的淨資產增長往往困難的許多。
首先我們要先定義一下我此篇文章所謂的高薪人士。這裡的高薪人士定義為所得稅率級距介於 20% – 30% 的人。並非指的是董事長、總經理等級之類的主管(這類人繳納 40% 的所得級距),或是張忠謀、郭台銘之類的人士。
單薪家庭 + 1 名未滿 5 歲小孩
單人(薪)年收入 > 182.6 萬元則會滿足 20% 稅率。計算方式如下:
以高薪者為納稅義務人:單方收入 – 免稅額 8.8 萬 x2 – 標準扣除額 12 萬 – 薪資扣除額 20 萬 + 幼兒學前教育扣除 12 萬 > 121 萬(上面是用最簡單的標準扣除額值來算,實際上可能多少會有差異。)
雙薪家庭(夫妻年收入 > 224 萬) + 1 名未滿 5 歲小孩
雙薪家庭年收入 > 223.4 萬則會滿足 20% 稅率。計算方式如下:
家庭年收入- 免稅額 8.8 萬 x3 – 標準扣除額 12 萬 x2 – 薪資扣除額 20 萬 x2 – 幼兒學前扣除額 12 萬 > 121 萬(上面是用最簡單的標準扣除額值來算,實際上可能多少會有差異。)
上圖資料來源為行政院主計總處,年薪超過 182.6 萬,使您成為台灣收入最高的 5 %人群。這也意味著你開始支付高額的所得稅。這類人在很多方面都很優秀與幸運,特別是考慮到收入不平等現象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貧富差距)。
然而這些高薪族群會帶來一些非常具體的挑戰。這些挑戰往往是意料之外。
通常,它們導致高薪族群的儲蓄減少,財富增長速度較慢,並且在實現財務獨立性方面比其收入水平預期的要晚得多。
如果你是高薪族群,則需要充分了解並意識到這些挑戰,以便制定適當的計劃以緩解這些挑戰。如果您不是高薪族群,但想成為高薪族群,則需要為即將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以免措手不及。
高薪族群的 8 大詛咒
1.不穩定的就業
高薪族群通常是在公司財務低迷時期首先被解僱的。畢竟,節省錢的唯一方法是裁減昂貴的員工。
擁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似乎很迷人,但試圖在經濟衰退中找到一份工作卻非常困難。
找到新的工作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而且您可能必須接受大幅減薪。事實上,您可能永遠不會再賺到跟上一份薪水一樣的錢。
2.高要求、壓力大的工作
高薪族群工作很賺錢,但卻是不容易的。壓力水平與薪水和責任成比例地增加。
高要求的客戶、不合理的老闆、敵對的同事,相衝突的最後期限,這些東西都加起來日積月累是很傷身體的。但是由於這些人領著高薪,你沒有權利去抱怨。
3.比別人晚出社會
大學學歷、碩士學歷甚至是博士學歷,這些都是需要時間。在台灣,醫師在 30 多歲時才真正開始工作並不罕見。
這有兩個實際含義。首先,您沒有太多的資金可以投資股市。其次,雖然您的收入較高,但累進稅率意味著您的絕對實得工資較低。
換句話說,金錢和稅收的時間價值,通常意味著 20 年每年賺 100 萬元,要比 10 年每年賺 200 萬好得多。
4.高稅收
你賺得越多,支付給國家的薪水比例就越大。達到 30% 之後,你每年賺的錢都有接近 1/3 要上繳國庫。
與自己開公司的小企業主不同,這些高薪族群無法合法避稅。您工作賺的錢越多,給國家的收益就越大(人民感謝你)。政府許多的排富政策都是從 20% 所得稅定義,例如幼兒補助。這些人往往是最可憐的,沒有 40% 所得級距的薪資,卻又享受不到政府給予的許多優惠。(延伸閱讀:【懶人包總整理】勞退自提 6% 分析)
下表是統計全台稅收的比例與來源:

圖片來源: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 5% 所得稅的人,政府給予減稅或優惠
5% 所得稅的人士,申報戶比例高達 80%,然而對整體綜合所得稅的比例只有 10%。以政府的角度來看,給他們優惠與減稅對於整體稅收並無太大的影響,反而能提升民心。
● 12% 所得稅的人,低於政府的排富門檻
許多補助優惠都是以 20% 級距以下的條件去做定義,因此也稱之為排富條款。例如幼兒津貼,並且 20% 級距以上的人不享有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 介於 20~30% 所得級距的人,政府稅收最穩定的來源
基本上低於 40% 級距的人士都是中產階級,尤其是 20-30% 稅收的人,領的薪水一毛錢的稅都逃不掉,避稅成本又高,又不能享受 20% 以下政府給予的優惠。所以是我認為最慘的一群。
● 40% 所得稅的人,政府不會拿他們開刀
以政府的觀點來看,政府雖然所得稅來源高比例是來自於 40% 的級距,但是只要對 40% 級距做出稅務的增加,則會導致這些人轉往避稅,反而政府得不到更好的稅收。
5.生活費用高
不管認不認同,大多數高薪族群都需要住在生活成本高的地方,因為那裡就是工作所在。我很想住在宜蘭,但不幸的是那裡沒有適合我的工作。(感謝老P的提醒,宜蘭有科學園區)
因為您工作時間很長並且經常出差,所以可能花費在家事的時間就得用金錢來交換。您可能需要一個保姆、可能需要有人幫你打掃房子。即便你擁有高收入,但高支出也會讓你晚退休幾年。以下圖片是退休表格文章中展示的重點。

圖片來源: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6.孩子所就讀的私立學校、才藝課程
您可能會說,這個不適合納入這邊。但我不得不說,我所認識的高薪同學對於孩子的花費很大。認為一定要給孩子昂貴的教育對他才是好的。(我挺好奇我們以前都沒受這麼昂貴的教育,現在還不是過得好好的)
你可以開著舊車,享受便宜的假期,並在郊區買房。但不知為何,你認為自己可以「負擔」給孩子的昂貴的教育。 當然,現實情況是你往往無法負擔得起,但無論如何你還是會這樣做。 我認為好的教育是需要父母陪伴帶領的,並非花費昂貴的教育才有所收穫。
7.沒有時間
我還沒有遇到過每週只工作 40 個小時的高薪族群。每週 50 小時的工作量是很稀鬆平常的。在高薪職業中,每週工作 60、70 和 80 個小時以上是正常的。深夜、通宵、週末、年節假日都要工作…..隨處可見。
沒有自己的休閒時間與不良的高消費習慣直接相關,你可能久久一次的假期,就會用金錢去滿足自己的慾望。(名車、美食、昂貴的旅遊)
8.副業的靈活性較差
這也許是我名單上的最後一點,但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身為高薪族群真的很難開創自己的副業。 因為你很少有時間。從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一書提到,高比例的有錢人(資產 100 萬美金以上)都擁有自己的副業。
總結
繳納 20-30% 稅率的人,往往認為自己是高收入的一群,但是往往忽略了因為自己的高收入所產生的一些影響,導致大部分人士淨資產增加很慢。(延伸閱讀:節儉的好處)
如果這群高薪人士能在職涯初期提高儲蓄率來為退休做準備,我相信不到 30-40 歲就可以達到 COAST FIRE 的水準。當你滿足 COAST FIRE 的條件後,之後的你再提高生活享樂花費或是轉往更輕鬆的工作都行,因為你已經不需要再為退休金煩惱。
許多高薪人士對於自己的收入高於一般人許多,因此對於買房、生活需求比一般民眾還要高。享受著大房子、名車、美食、高級旅遊、不必要的昂貴教育費用。都像是毒品一樣一步一步侵蝕著你的淨資產。當你發現的時候已經 40 多歲,此時已浪費了 10 年的複利投資。在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們,你是這群人的一份子嗎?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不再熬夜、厭倦工作上的鬥爭】鄉民親曝 30 歲後的單身人生,一席話惹哭網友:彷彿看見我未來的模樣
【《神隱少女》神分析】油屋是充滿奴隸和性勞動的資本主義社會,我們都是內心空虛的無臉男
(本文經原作者 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高薪職業的 8 個詛咒〉。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