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社區屋頂農園。圖片來源:育材模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個是蒟蒻,夏天我們種很多的秋葵,那像是南瓜啦、冬瓜、絲瓜,很多就會吊在棚架上,像這個火龍果也開很多花。」

曾是竹科新貴、現在是模型公司負責人,蔣宜成說起田園樂比誰都還興奮,一講就停不下來,帶著《報橘 BuzzOrange》記者走遍屋頂所有角落,幾乎沒有一棵植物是沒介紹的。

過去,住在都市的居民很難有機會接觸農耕,有些人會選擇在都市偏郊租一小塊土地種菜,但路途遙遠、器具繁複,這種方式終究打壞了興致。2015 年開始,台北市政府開始推動「田園城市」政策,要藉由都市農耕達到永續發展,「屋頂農園」瞬間變成熱門的農田趣選項。

父子都熱愛種植,研發「種菜箱」意外獲得熱烈好評

蔣宜成推廣的「空中菜園」就是善用屋頂空間、以可拆式菜箱來種植,而這些看似結構簡單、顏色樸素的箱子,是他父親蔣榮利的心血結晶。

「爸爸他曾嘗試在我們家頂樓種菜,但發現不管是用磚塊圍起來種,或是用花盆種,都不太方便,因此才想要自己研發可以自由變化組合的箱子。」

當年,從鄉下來到都市白手起家的蔣榮利,本身就很喜歡種植,經過不斷地研究和試驗,最後從鞋架得到靈感,設計出具通氣結構的菜箱。別看這一箱一箱小小的菜圃看起來種不了多少東西,它不僅便於組裝,特殊的設計讓有特殊需求的民眾,可以依據場地空間適時地將之變形改造。

淡水商工園藝科蔬菜栽培實習場。圖片來源:育材模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箱子底下可以加輪子,那像這種就是架高站著免彎腰,管子也能插水管進去增加支撐力,安裝彎管就能讓輪椅族群坐著就能推進去使用。我們設計這個箱子就是希望,從幼稚園小朋友到國小、國中、高中,甚至年長者,都能來體驗種植的樂趣。」

蔣宜成說,除了能調整與地面的高地落差,如果想種身形比較大的果樹,還可把數個菜箱左右併排或上下串接來使用,有藤蔓、會攀爬的植物,就由箱子四角的管子為支柱,搭起向上延伸的網架,就如同堆積木一般簡單。

在他協助過單位中,也有不少案例會用這套組合式工具搭建網室,像是淡水商工的園藝科,就藉此進行精緻農業相關課程的實務操作;有些社區和小學為了避免過多的昆蟲和鳥類影響栽種,也透過網室來防禦,增加了作物的豐富性及農耕的樂趣。

而蔣宜成的模型工廠頂樓則早已成為一個生態園區,自家研發的菜箱以百變的型態在上頭進行實驗,可以看到箱子變身為生態池,甚至還可以當作飼養家禽的工具之一。

像這個雞寮底下就有養蚯蚓,建立水箱可以『回水』,就沒有很重的臭味。」蔣宜成強調,因每個箱子下面就是網孔,澆水時多餘的水就會漏到下方並聚集到排水溝,可以蓄水、做雨水回收用以澆灌,讓屋頂農園不髒亂,也不必浪費資源。

蔣宜成向信義國中學生示範屋頂菜園相關做法。圖片來源:育材模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不只種菜樂,「田園城市」盼能找回人情

如今,已經退休的蔣爸爸早已回歸田園生活,在鄉間種植了更多的作物。蔣宜成笑著說,那裡已經開墾成農場一樣,而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繼續把種菜的快樂向更多人推廣。

「我自己就很喜歡種!」這份喜愛種菜的熱情,支持蔣宜成在都市中尋找夥伴一起加入行列,他認為田園樂不必過於著重在作物的產量,而是鼓勵大眾去享受過程。「這是一個休閒、一個活動、一個樂趣,也增加很多知識,像是小朋友會去抓毛毛蟲、抓蝴蝶、觀察生態,重點是我們要怎麼樣在一個水泥叢林的都市中,去營造出這樣的環境。」

除了平時跟客戶分享栽種經驗,在進行校園推廣時,他會教師生如何在學校農園中做廚餘推肥、建立生態池,台北市政府也會邀請他去幫市民上課,更在內湖花市協助建立了「田園城市示範基地」,讓城市中其他角落的民眾,都有學習的機會。

蔣宜成認為,比起過去推動都市綠化和美化都倚靠廠商維護,民眾主動去體會農耕,對於近年遭遇的食安風暴,及未來可能面對的糧食危機,都有機會及早做應對,而一但田園城市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讓城市中的居民有共同的話題,找回農村社會人與人之間親切感,

他笑著說:「城市中都是大棵的行道樹,這哪有什麼稀奇?偶爾遇上一塊農田,上面長著幾棵絲瓜,其實也蠻新鮮的啊!也順帶營造了城市不同的風格。」

想知道更多「屋頂農園」的知識嗎?讓《空中菜園!用種菜箱實現城市田園樂》手把手帶你建立自己的農園!

推薦閱讀

【在天空種菜,你能想像嗎?】亞洲最大「屋頂農場」在曼谷!不僅防災,還能讓你吃飽飽

【報橘專訪】「舊莊」是你想像不到的都市淨土!這處親山傍水的小田園,點綴南港最美的人文與環境

【比中國禁止吃播更有效】挖再多石油也不能拿來種菜,杜拜直接在沙漠蓋智慧農場解決糧食危機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育材模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