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Chih-lung Lin。)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能源轉型和環境保護能不能取得平衡?配合國家能源轉型,協和電廠將從燒重油改燒天然氣,增建設施的區域恐造成海洋破壞。
能源轉型的立意固然良善,但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也表示,要招什麼類型的廠商、開發後會引進哪些東西、整體對地方會有什麼影響,若政府沒有想清楚,環境破壞將成必然。(責任編輯:李姿萱)
文 / 時代力量基隆市議員陳薇仲
位於基隆市中山區文化路 80 號的協和電廠將於 2019 年開始陸續除役廠內燃油機組,更新改建為天然氣機組,並於協和發電廠外海「填海造陸」18.6 公頃設置天然氣儲氣槽與接收碼頭,此舉將可能大幅破壞基隆外木山海岸景觀與海洋生態。

協和電廠改建計畫之填海造陸與海堤、防坡堤興建範圍,來源:協和電廠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書。圖片來源:時代力量提供
政府只規劃五年的能源政策,缺乏長期考量
台電表示,協和電廠改建案屬於能源轉型重大建設,目標是為符合 2025 年能源配比目標──再生能源 20%、天然氣 50%、燃煤 30%,且未來核二廠於 2025 年除役後,因應北東電網供電穩定,協和電廠勢必得更新。
我們當然樂見能源轉型,也支持協和電廠由重油轉為污染較少的燃氣發電、支援供電穩定。然而,針對協和電廠的能源轉型目標以及環境永續方案,有非常多的質疑。
首先,更新後的協和電廠最快在 2027 年才會完全商轉,但能源轉型之政策只規劃到2025 年。未來 10 年、20 年,能源轉型的目標是什麼?是否會以再生能源為主力?在更久之後的未來,協和天然氣發電到底能提供多少的佔比?台電無法回答,而經濟部能源局在立法院「能源轉型說清楚」公聽會中也無法回答。
政府只規劃了五年內的能源政策,就想持續依賴天然氣發電,將規劃不全推託到用電會「不斷」成長──卻遺忘持續使用天然氣仍會增加碳排放、完全牴觸 2050 年環保署所訂立的的減碳目標,也忽略「節能規劃」在能源政策中的重要性,更未對再生能源提升提出更長遠且完整之規劃。

時代力量基隆市議員陳薇仲參與由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委員舉辦的「能源轉型說清楚——我國燃氣發電規劃與能源轉型」公聽會。圖片來源:時代力量提供
協和電廠改建大幅衝擊基隆外木山海洋生態
第二,協和電廠改建案中所填海造陸的偌大面積中,總共 6 次的調查中就發現保育類海龜綠蠵龜、玳瑁龜,其族群稀少需要保護外,更彰顯孕育其生長處的自然生態豐富。由於綠蠵龜等海龜主食是海藻,因此珊瑚礁與藻類共生之處是海龜重要的覓食場域。
然而,在台電都基於幾份不在基隆「文獻回顧」,說填海造陸處不是海龜「產卵棲地」、只是海龜的洄游路徑而「海龜會離開、影響不大」,卻未進行破壞海龜覓食處是否會對其族群造成嚴重影響之相關評估。此外,協和電廠所寫的環評書提到此處有7 萬多株珊瑚、5 萬多尾魚類,就是此處有豐富生態、生物重要棲息地之鐵證。
即使前任環評學者提出利用其他港口既有空間並接海底管線、或是 FSRU 等對環境傷害較小之方案,台電仍強調協和改建案的填海造陸是「唯一方案」,僅會進行生態補償,然而,如何把這麼大量的珊瑚與藻類、海洋生物的棲地以及美麗的海岸補償回來,台電在環評書中卻隻字未提。

今年九月基隆朋友於外木山、協和電廠附近拍攝到的保育類玳瑁龜。圖片來源:Chih-lung Lin
暫時性能源供給恐致海洋的永久破壞
台大風險政策中心研究員趙家緯於訪問中表示,2025 年後,隨著再生能源發展,天然氣發電的占比若從 50% 下降到 35%,新的天然氣儲存設施到 2040 到 2050 年左右,使用量可能只剩下五成左右。
也就是說,協和電廠的天然氣儲存和接收站未來可能使用率不彰,卻要在經濟部對未來 20 年的能源轉型規劃不明之狀況下,在外海填上 18.6 公頃的水泥、傷害珊瑚藻類等海洋底棲生態、趕走保育類綠蠵龜,以及建造一堵高約 12-14 公尺綿延數百公尺的龐大水泥堤防,粗暴地對基隆外木山的海岸、生態以及景觀造成永遠的破壞。
能源政策與環境、海洋生態並不是二元對立。能源「轉型」是不斷調整與反思的過程,且其以提高再生能源占比為目標,就是因其訴求著永續、循環與再生,應該回歸其本質──重視自然生態與環境永續性,不應以暫時性的目的,將手段放在永久性的破壞上。
強力呼籲協和電廠立刻停止「零替代方案」的填海造陸,也呼籲環評委員審慎評估。給下一個世代更乾淨且更有效率的能源的同時,也留下自然環境與美麗多元的海洋生態。
拒絕零替代方案的外木山海岸填海造陸,也邀請大家一起來連署關心!

若協和電廠改建計劃案環評通過後,從基隆市定古蹟白米甕炮台望協和電廠方向,僅會看到一大片水泥與巨大的海堤。攝影:市議員陳薇仲辦公室
推薦閱讀
【時力地方專欄】5 年來都給政府「保護金」,桃園客運狂撒 2100 萬!為什麼還罰不怕?
【時力專欄】桃園客運、長榮航空都上榜!桃園十大違反勞基法的企業曝光:財團直接把「繳罰款」當經營成本
【時力專欄】「接住」每個精神病友,社區裡健全的「精神照護網絡」是關鍵!
(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Chih-lung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