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東京鐵男見聞】天津沒有的「天津飯」、台灣沒有的「台灣拉麵」 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國料理。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你也是日本料理的愛好者嗎?

事實上,許多日本料理的起源都是來自台灣或是中國,本文作者長期駐日,透過他的視角,一起來看「那些在日本才有的」異國料理有什麼!(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文/陳威臣(上報駐日特約記者)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國際旅遊,原本一年將近五百萬人次的日本旅行,至今也成了遙遙無期的夢想。就有食材業者抓住商機,推出了滿滿一整桌以自家食材烹調的「日本料理」,卻被眼尖的網友發現根本是所謂的台式日本料理,因而引起熱議。

雖說過去台灣曾被日本統治 50 年,因此飲食多少受到日本影響,才會出現許多日本所沒有的日本料理。不過在日本,其實也有很多發源於日本的外國料理,這些擁有濃濃異國風情的料理名稱,在過去多少能滿足日本人對於海外的想像。

這些源自於日本的異國料理,最大宗的還是所謂的「中華料理」。由於 19 世紀末期,大批中國人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因此來到當時亞洲最先進的日本,也帶來了中國的飲食文化,當時主要是針對在日工作的移民與留學生,不過卻也逐漸獲得日本人的青睞,尤其是麵類。

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國料理

最早的東京醬油拉麵來自於「來來軒」,且廚師們出身廣東,因此拉麵的叉燒肉還是廣東式。圖片來源:上報 ,駐日特約記者陳威臣攝影。

然而中國菜的多油多鹽重口味,對於習慣清淡的日本人來說,實在是有些適應不良。加上江戶時代之前,日本人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不食獸肉,但中國菜尤其是麵類的湯頭,幾乎都是使用豬大骨熬湯,有股濃厚的豬腥味,也讓當時的日本人無法接受,也因而逐漸演變出許多在中國看不到的料理。

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天津飯」了!「天津飯」是一種丼飯,是由廣東料理的芙蓉蛋轉變而來的。將蝦仁、蟹肉、豆芽菜等與雞蛋一起煮成片狀,然後放在白飯上面,再加以勾芡即完成。除了飯之外,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將飯改成麵,就成了天津麵了。

「天津飯」早在 20 世紀初就出現,據稱是由來自天津的馬蓮慧,在 1909 年所推出,因此以故鄉來命名。不過尚有大阪「大正軒」的山東籍老闆所發明,以及東京淺草「來來軒」發祥等說法,當然這道料理至今已經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中華料理經典了。

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國料理

「天津麵(飯)」是一種相當獨特的日式中華料理,也只有在日本才吃得到。圖片來源:上報 ,駐日特約記者陳威臣攝影。

說到「來來軒」,就不得不提到東京醬油拉麵。1910 年創業的「來來軒」,由於廚師皆來自於廣東,因此主要是以廣東菜色為主,但由於廣東麵類使用豬大骨熬出的湯頭有著濃濃腥羶味,讓日本人無法接受。

因此有一天「來來軒」的老闆便突發奇想,發現把醬油倒入湯頭之內,可以中和掉那股豬腥味,因此就研發出了醬油拉麵,而這也成為了日本拉麵的起源

當然除了天津飯(麵)與醬油拉麵之外,「中華丼(五目拉麵)」也是日本中華料理的另一個奇蹟,據說「中華丼」也是發源自「來來軒」,類似華人世界的燴飯。

以多種蔬菜與豬肉、鵪鶉蛋等食材拌炒後勾芡,加到白飯或是拉麵上而成。由於「來來軒」的廚師們都來自廣東,因此「中華丼」與「五目拉麵」,也被稱為廣東飯與廣東麵了。

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國料理

「五目拉麵」是日本原創的中華麵,日本許多中華料理因為受到廣東菜的影響,所以很愛勾芡,連放在麵上面的料,都要先勾芡,再放入醬油湯頭的拉麵上。圖片來源:上報 ,駐日特約記者陳威臣攝影。

至於另外一道日本人也是耳熟能詳的「擔擔麵」,雖說華人世界也是有這道麵食,不過日本的擔擔麵卻是湯的。因為日本人吃麵愛喝湯,所以出身四川來自台灣的料理名人陳建民在 1960 年代,改良了原本的四川擔擔麵,加入豚骨湯頭而成,當然後來也出現了所謂的擔擔乾麵(汁なし坦々麺),相當有趣。

時至今日在日本,只要稱為「中華料理」,指的都是這些發祥於日本的料理。如果稱為「中國料理」,他們的菜色則是跟中國一樣,因此如果想要品嚐這些日本才有的中華料理,當然就要去寫著「中華」兩個字的食堂了。

除了中國菜之外,在名古屋還有一道命名為「台灣拉麵(台湾ラーメン)」的獨特料理,1960 年代末期,出身台灣的郭明優,在名古屋賣起台南擔仔麵。

他發現名古屋人愛吃辣,因此在製作肉燥時,加入大量的辣椒,並佐以醬油拉麵湯頭,再放入與擔仔麵相同的豆芽菜與韭菜,就形成了這道台灣所沒有的「台灣拉麵」了。

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國料理

郭政良味仙台灣拉麵,是日本才有的台灣拉麵元祖創始店,很多台灣人看到大概都有點不明究理,這玩意兒明明台灣就沒有!圖片來源:上報 ,駐日特約記者陳威臣攝影。

另外就是日本的咖啡廳或是洋食店,都會販賣一種名為「拿坡里義大利麵(ナポリタン)」的麵料理,雖說它是發源自義大利拿坡里的茄汁義大利麵,不過料理方式與種類卻是大不相同,根本是只有日本才有的義大利菜。

「拿坡里義大利麵」主要是以洋蔥、火腿或培根、青椒等食材,拌炒後加入義大利麵與番茄汁而成,這道料理最早是在戰後,由橫濱的洋食主廚入江茂忠改良義大利麵而來。

當時因為日本被美軍佔領而帶來了美式的食材,因此入江才會以當時十分容易取得的義大利麵,研發出拿坡里義大利麵,沒想到就此成為咖啡廳與洋食店的定番了。

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國料理

「拿坡里義大利麵」是在咖啡廳或是洋食店都隨處可見的一道美食,自戰後發展至今,還出現了許多變形。圖片來源:上報 ,駐日特約記者陳威臣攝影。

當然洋食類也不只有拿坡里義大利麵,像是國人都很熟悉的蛋包飯,也是日本原創洋食。其實蛋包飯最早源自於法式料理歐姆蛋,在 19 世紀明治維新時傳入日本,由東京的洋食老舖「煉瓦亭」加入番茄炒飯等,再將歐姆蛋放在飯上,形成了現今的蛋包飯原型。

而另一種也是日本獨有的日式洋食「香雅飯(ハヤシライス)」,同樣出現在 19 世紀末,就連牛排傳入日本後,也得要配飯吃,與蛋包飯等成為日式洋食得要配飯的特色。

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國料理

香雅飯與蛋包飯一樣,都是傳到日本之後被改造為飯類洋食。圖片來源:上報 ,駐日特約記者陳威臣攝影。

至於印度咖哩的饢餅,雖然是相當正統的印度料理,不過有趣的是,印度咖哩傳到日本之後,因為市場競爭,加上日本烹調器具的進步,印度咖哩的饢餅居然越做越大,形成了比印度本國大上好幾倍的饢餅,吃完一餐還真的是飽到不行。

在日本除了自家的日本料理之外,也有許多有趣的「異國料理」,這些只有日本才有的美食,在國際交流熱絡與網路發達的今日,讓原本的母國人們驚訝於日本人的外國想像,甚至吸引海外觀光客前來朝聖,這也形成一種有趣的對比。

【百萬日本人想台灣了】「台灣失落症」正在日本社會擴散!台灣雞排、「魯肉飯」御飯糰在超商超熱賣

【日台交流協會:台灣是可靠的好鄰居】台日友好再添一筆!海巡署赴吐瓦魯接回役男、日本民眾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東京鐵男見聞】天津沒有的「天津飯」、台灣沒有的「台灣拉麵」 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國料理。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東京鐵男見聞】東京的正宗台灣味!讓旅日台灣人一解鄉愁的美食小店
【東京鐵男見聞】吃得到燒臘飯、鹹豆漿的東京新名所—虎之門橫丁
【東京鐵男見聞】日本獨有的鄰家偽中華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