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打鐵趁熱 歐盟代表:台灣可在歐洲新經濟扮演要角【專訪】〉。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歐盟投資論壇(EU Investment Forum)將於 22 日在台灣舉行,這不僅是台歐的第一次,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也表示,台歐雙邊的實務關鍵決策者可以直接交流,機會難得。

在捷克參議院長維特齊訪台後,台灣在短時間成了歐盟的熱門關鍵字,對此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也提到,台灣有望成為歐洲經濟的重要角色。(責任編輯:徐子捷)

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受訪

歐盟投資論壇22日將首度在台灣登場,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表示,對台灣近來較以往更關注歐洲的現象很感興奮,稱9月為「歐洲月」都不為過。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9 月是「歐洲月」!歐盟駐台代表:台歐關係正在靠近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訪台,提升台灣各界對捷克乃至歐洲的興趣後,歐盟投資論壇 22 日將首度在台灣登場。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說,在後疫情全球供應鏈重整的時代,與歐盟理念相近的台灣能在歐洲新經濟扮演重要角色。

歐洲經貿辦事處代表高哲夫(Filip Grzegorzewski)11 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他對台灣近來較以往更關注歐洲的現象很感興奮,認為稱這個月為「歐洲月」都不為過。除了捷克高階大陣仗訪團所引發的效應,他希望台灣也能深刻意識到與歐盟在經貿投資領域合作的戰略與實質利益。

高哲夫說,歐盟視台灣為共享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理念相近的夥伴,這有助推動及深化雙邊合作。他指出,歐盟是台灣的最大外資來源,歐盟不僅自台灣的投資環境得利,也對台灣的經濟、技術發展以及國際化有顯著貢獻

他指出,歐盟不僅期待挺過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衝擊,也希望為未來世代構築更好的世界,因此有鼓勵發展環境友善新技術的「歐洲綠色協議」(European Green Deal)等作為。這也呼應歐盟鼓勵新創的投資環境。

數據顯示,由 27 個會員國組成的歐盟是全球最大投資和貿易夥伴、全球最大的貨品和服務進出口市場,貿易在歐盟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占比約 35 %。此外,高哲夫指出,歐盟與 72 個國家簽有 41 項貿易協定,這讓投資歐盟、成為歐盟體系一分子的企業與相關國家貿易時享有優勢。

高哲夫指出,除了歐盟這個大型單一市場及申根區一向具有的人員、資金、貨品、服務自由流通,以及制度規章、技術標準一致與講究法治、透明治理等所帶來的便捷、穩定投資環境等優勢,當今後疫情全球供應鏈重整、講求經濟體韌性的局勢也讓台灣在歐盟的投資更受歡迎、更具前瞻性。

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率團訪台期間,曾於 4 日與高哲夫、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共同出席「重組供應鏈」論壇,會後台美發布聯合聲明,其中提到理念相近夥伴應共同致力確保供應鏈安全、不受政治脅迫。

高哲夫說,武漢肺炎(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讓全球企業和政府思考採取措施,以避免供應鏈中斷導致貨品或服務無法及時取得或送達,其中一個要點就是供應鏈必須盡可能接近消費者。

為此,歐盟提供許多新的投資機會,包括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振興計畫「新世代歐盟」(Next Genertaion EU),規劃利用約 7,500 億歐元預算,引入必要的投資。

高哲夫指出,台灣去年是全球第 21 大經濟體,經濟和技術實力讓台灣有條件進行全球布局,而非過度依賴特定市場或勞力、原物料來源。這不僅是分散風險,也能創造更大利基。

歐盟有約 4 億 5000 萬名消費者,也有大量專業人才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當地的生活水平也是吸引投資者的主要因素之一。高哲夫舉例,在歐盟發展良好、源於台灣的企業包括捷安特(Giant)、研華科技(Advantech)、鴻海科技(Foxconn)、友嘉(FFG)等。

目前已有數百家台灣企業報名參加歐盟投資論壇(EU Investment Forum)。原規劃在上半年左右舉行、因疫情而延後的論壇恰好與維特齊率團訪台一事同樣發生於 9月,是有利的巧合。

2020 的歐盟投資論壇是台歐的「重要里程碑」!

高哲夫將這場論壇視為歐盟與台灣關係的「重要里程碑」,它將結合視訊與實體,邀請歐盟和台灣約 24 位企業及投資局等官方代表,就歐盟及個別會員國的投資環境、法規政策、優惠獎勵措施、產業現況和潛力等分享見解與經驗,與會者並能透過視訊與身在歐盟的各領域專家直接交流。

此外,現場將舉行實體展會,15 個在台灣設有代表機構的歐盟會員國將展示各國投資亮點與機會,潛在投資者也可當場洽談、接受諮詢等服務。

數據顯示,去年台灣外資直接投資存量(FDI stock in Taiwan)中,歐盟的占比為 25 %,總額為 450 億美元,大約是美國(13.6 %)與日本(12.5 %)的總和。相較之下,台灣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中,中國占首位,占比為 56.1 %,歐盟則僅 1.7 %。

歐洲經貿辦事處指出,歐盟對台灣的主要投資領域為製造業(電子零件、各式零組件)、專業科學技術服務、電力及天然氣,總金額占比分別為 56.6 %、16.2 %及 12.6 %;台灣對歐盟的主要投資領域則為金融保險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總金額占比分別為 89.1 %、9.4 %及 1.2 %。

投資歐盟論壇將特別聚焦台灣的資通訊、行動載具與自動化、生技與健康相關產業。高哲夫說,這些領域不僅是台灣的強項,不依賴低廉勞動力,技術含量、附加價值、以及未來成長性較高的產業,特別適合台灣在歐洲投資。

對於台灣與歐盟是否可能簽署貿易協定,高哲夫說,目前歐盟內部正在整合對新貿易戰略的意見,未來幾個月可望有結果。相關議題的討論在排程上先於與台灣簽署貿易協定。

不過,高哲夫說,歐盟崇尚多邊主義,也就是講究國際合作、樂於協商。雙邊投資貿易活動增加絕對有助累積關係進展的動能,這也是歐洲經貿辦事處今年首度舉辦投資歐盟論壇的原因之一。

他提到,論壇的重要特色為台歐雙邊關鍵決策者能直接交流,是難得機會,目前持續開放登記參加。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投稿】促成捷克團訪台最重要人物!我寫了一封信給柯佳洛的女兒: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台灣觀光的地雷】一名英國部落客實際體驗發現:台灣房租便宜,人行道卻一點也不安全

【歐洲首位公開批評中國的元首】王毅訪歐狂被洗臉!斯洛伐克女總統推文:我們與捷克站在一起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打鐵趁熱 歐盟代表:台灣可在歐洲新經濟扮演要角【專訪】〉。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