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停靠在上海楊浦區的餓了麽外送車。圖片來源:wiki

外送產業在全球燃燒,日前中國媒體揭露了當地外送員的危險勞動現狀,造成廣大中國網友轉發,逼得業者出來發文宣布更新功能。而台灣外送員也頻頻發生事故,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維護外送員安全呢?

中國外送員趕單,與死神賽跑

中國雜誌《人物》 8 日在微信公眾號刊發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訪查了數十名中國外送員,也研究了中國兩大外送平台:「美團」和「餓了麼」的智慧型即時配送系統。

文章指出,2017 年上半年,在上海,平均每 2.5 天就有 1 名外送員傷亡。同年深圳 3 個月內外送員傷亡 12 人。2018 年,成都 7 個月間外送員違法近萬次,傷亡 155 人次。

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傷亡率,原因來自外送體制的設計。根據該報導,外送平台為了讓外送效率更高,讓平台賺更多錢,外送員的送餐時間越來越緊迫;3 年前,3 公里長的配送最長時限是 1 個小時,2 年前是 45 分鐘,去年卻僅剩 38 分鐘。外送員遲到 1 分鐘就要扣錢;不只如此,系統還為外送員設置了「積分等級」,為了維持等級,外送員就需要不斷增加速度與接單。

令人驚訝的是,有外送員表示,系統指示的送餐路線,包含了逆向行駛,如果不逆行,也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送達;而外送員出車禍時的第一個念頭,往往不是自己的傷勢,而是給客戶的東西該怎麼辦。有外送員在社群中寫道:「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

據中央社報導,《人物》的這篇文章受到許多網友轉發,有評論指這是「企業剝削、人命不值錢、演算法壓榨/科技讓生活不美好」的結合;也有人說,顧客吃的每份午餐都是「帶血的外賣」

中國外送平台「餓了麼」回應:增加消費者稍候功能

根據新浪金融理財報導,外送平台「餓了麼」9 日凌晨在微博回應,推出「我願意多等 5 分鐘/10 分鐘」按鈕,消費者若不是很著急,在付款時可按下此按鈕,給外送員時間。但此法指恐是將問題處理為「外送員和消費者」之間的對立,並沒有檢討問題核心——外送平台的機制;有網友就回應:「平台不愿意多给自己的员工增加时间,却要消费者买单」,也有人回應:「我给他多 5 分钟,他不会用来开慢点走慢点,遵守一下交通规则。只会用来再多接一单。治标不治本。」「餓了麼」在貼文說的「系統是死的,人是活的。將心比心。」亦即將「系統」界定為「死」的,不願變動。

此外,「餓了麼」也提出第二點,表示「歷史信用好」、「服務好」的外送員,訂單超時不用承受責任。但是「信用好」、「服務好」的準則是什麼?會不會又是「即時送達」呢?

中國外送平台「餓了麼」的微博貼文。圖片來源:「餓了麼」微博

台灣外送員事故問題,平台與政府各提出解方

外送員的事故率因為趕單而升高

外送員的事故率因為趕單而升高。圖片來源:wiki

台灣外送員產生的事故也不少。根據台北市交通會報,今年「1 到 6 月外送平台機車事故中,造成機車受傷人數 670 人,占所有機車受傷人數 4.84%;外送員自身受傷計 419 人。」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也提出在同段時間,外送平台外送員受傷 667 人,受傷 111 人。可見外送員的事故引起政府關注。

據經理人報導,foodpanda 為提升外送員安全,從去年 12 月起,定期舉辦道路安全訓練課程,「好比胎壓是不是足夠、煞車夠不夠靈敏、煞車要用左手還是右手,這些小細節都得留意。」同時也教導外送員騎車技巧,如何轉彎,餐點才不容易灑落等。另外,以往放在機車腳踏墊的小型外送箱,被反映體積過大,導致騎乘不穩,因此今年foodpanda 把小型外送箱縮小 30%。

此外,台中市交通警察大隊也舉辦外送員安全駕駛體驗活動,以大型車實境體驗、術科技巧演練、路口實地觀摩教學,以及學科講解等方式教外送員安全正確的騎車。特別的是,他們讓外送員坐上 12 米的大型車駕駛座,體驗大型車駕駛的「俯視角」,參與活動的外送員身臨其境體驗死亡陰影區後不禁直呼:「原來大型車的死角區這麼大!」

外送產業不斷擴大,尤其在疫情之際,許多人民皆依靠外送員送食物,外送員也賴此工作溫飽。但要是業者唯利是圖,不斷升高員工的健康風險,外送員的車禍事故,將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文章

【把病毒送到你家】北京外送員確診武肺!連上 17 天班、日接 50 單,首都社區剉咧等

「台灣的加班費像鬼!聽過的人多,碰到的人少」——全台 8 萬人搶當高風險外送員,因能感受「努力終得回報」

SEAT:台灣應發展適合數位經濟、新世代勞動標準,盼北市外送平台自治管理條例廣納各界意見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