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擁有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是相關研究人員探索的好地方,不過來自馬來西亞的台大森林系副教授林增毅,不僅看上台灣的森林資源,還愛上繁體字文化。事實上,許多外籍人士都被台灣保有的傳統文化和自然資源所感動,這些留台人士也為台灣這塊土地帶來新的交流與創新。(責任編輯:梁雁)
科技部今天(7日)舉行「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由科技部長吳政忠頒發獎座(狀),吳政忠也勉勵科研人才繼續努力,讓台灣在國際舞台有更大競爭力。
大馬學者世界轉一圈,最後攜眷來台擁抱山林
科技部針對不同研究生涯的科研人員設置各類學術性獎項,今天(7日)舉行「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共頒發 108 年度「傑出特約研究員」4 名、「傑出研究獎」76 名及 109 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45 名,共計 125 名。
其中「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是為了培育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遴選年齡在 42 歲以下的副教授、副研究員或相當職級以下執行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研究表現優秀者。
獲頒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的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林增毅是馬來西亞人,於加拿大念大學後,接著在德國、美國攻讀碩博士,畢業後在韓國工作一段時間,最後選擇帶著妻女來台灣就業。
林增毅表示,台灣小小的面積當中,可以看到海拔 200 公尺至 3000 公尺以上的豐富生態形貌,這樣的特點放眼全球也非常少見,他希望投入林木測量研究,能進一步促成森林資源永續經營。
至於選擇來台灣的原因,林增毅表示,求學期間,他的好友是台灣人,自從接觸到繁體中文的美麗與內涵後,他希望讓小孩也能夠學習繁體中文,因而與妻女一起來台。
科技部表示,這屆獲獎者在各領域均有傑出表現,包括開發先進環境地質災害監測技術、強化災害即時監測研究領域發展;運用感測或奈米技術研究,應用於 5G、物聯網及大數據分析等產業範圍,開創具備廣大商機的基礎技術;結合智慧計算和生化分生與細胞實驗證明的跨領域學門系統生物學探索藥物標靶、藥物及其作用,則是未來對科技、生技與醫療業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
吳政忠表示,有優秀的科研人才,也需有優良的科研環境,才能激發卓越成果,科技部會積極與跨部會合作,除了支持基礎研究深耕,透過各類型研究計畫的補助,培養研究人員從需求端去思考科學,開創技術,也會結合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的思維,將學術研究的成果,回應整體社會及人民,讓學術研究成果超前部署,開創新價值。
推薦閱讀
【報橘專訪】「我回去,我死掉沒關係!」── 看不見盡頭的回家路,香港邊城青年盼在台浴火重生
【報橘專訪】八卦山上的女神會跟鬼一起跳舞!德國女孩愛上台灣「鬼魂文化」
【他四度來台、最愛南部風情】這位美國大叔以「台語」感性道別:會很想念台灣,期待再相會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科技部學術研究獎 盼科研人才帶動台灣競爭力〉。首圖來源:Fli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