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疫情加深貧窮 亞洲童婚問題更惡化 〉。首圖來源:Girls Not Brides,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台、日、歐美等國正面臨少子化,其原因之一在於婦女教育程度提升,使得女性有更多選擇,但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地區,每年仍有餘千萬的女孩在 18 歲前「被結婚」。
而童婚的情形在疫情間又更加地惡化,許多女孩不能去學校就學,再加上疫情讓更多家庭陷入貧窮,使得女童變相成為可交易的「商品」。(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Girls Not Brides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讓亞洲許多家庭陷入困境,成千上萬女孩被迫嫁為人婦。維權人士警告,數年來的努力可能前功盡棄。
法新社報導,從印尼群島、印度、巴基斯坦到越南的傳統社區,童婚問題相當普遍;但隨著慈善機構鼓勵女性接受教育和醫療服務後,童婚有下降趨勢。
「貧窮」使童婚情形加劇
專家表示,如今這場疫情導致大規模失業,許多家庭難以溫飽。國際非政府組織「女孩不是新娘」(Girls Not Brides)亞洲計畫負責人吉哈(Shipra Jha)說:「我們過去 10 年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諸流水。」
吉哈補充說:「童婚在性別不平等與父權結構的社會根深蒂固,而疫情時代讓問題雪上加霜。」貧窮、缺乏教育和不安全感,即使是在穩定時期都是促成童婚的原因,危機時期使問題更加惡化。
根據聯合國統計,世界各地估計每年有 1200 萬名女孩在 18 歲前結婚。聯合國警告,若不趕快採取行動來因應疫情對社會和經濟的衝擊,未來 10 年會多增加 1300 萬起童婚案例。
15 歲的瑪斯坎(Muskaan)說,她被迫嫁給隔壁鄰居的 21 歲男孩。她的父母在印度瓦拉納西市(Varanasi)擔任清道夫,家裡還有其他 6 個孩子嗷嗷待哺。
瑪斯坎流著眼淚說:「我父母很窮,他們能怎麼辦?我盡全力抗爭,但最後還是得屈服。」
女孩夢想當空服員,最後只能在廚房打轉
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也警告說,對女孩施暴和特別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強迫結婚,「可能比病毒本身更具威脅性」。
儘管教育被稱許為對抗童婚的關鍵,維權人士警告說,封鎖措施迫使數億名女孩離開學校,而在全球最窮困地區的女孩受到的衝擊最大。
18 歲的利亞(Lia)還沒成年就已嫁了兩次。她遭人看見和不是親戚的男子獨處,這在保守的印尼西蘇拉威西省(West Sulawesi)是一大禁忌,她因而被迫嫁給一名大她 30 歲的男子。
她逃離這樁不快樂的婚姻後找到新戀情,但由於封鎖期間難以取得家庭計畫服務,她懷孕了,家人堅持她得嫁給 21 歲的男友。
不願透露全名的利亞說:「我以前總夢想著要當空服員。」但她新任的丈夫打斷說:「但她最後卻得在廚房打轉。」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我連和安倍打招呼,中國都會抗議」——來看「台灣駐外代表」如何分析王毅「捷克代價說」
【解密 38 年前《八一七公報》】美國要賣多少武器給台灣,完全取決中共帶來多少威脅!
【台捷外交成果一次看】布拉格愛樂樂團將甩中來台!維特齊用中文說:「我是台灣人」致敬台民主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疫情加深貧窮 亞洲童婚問題更惡化 〉。首圖來源:Girls Not Brides,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