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段潔龍當選海洋法庭法官 中國:國際認可 〉。首圖來源:wikipedia。)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最新一屆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選舉中,中國提名的候選人段潔龍當選,延續法庭成立以來,有一名中國籍法官的局面。
但由於 2016 年的南海爭議,美國在此次選舉前便呼籲不要讓不遵守國際法的國家加入國際海洋法的法官組成中,因為這有可能損害國際法庭的超然客觀。而南海亦成為美中在經貿、新疆、香港、台灣等議題外,又一個歧見升高的領域。(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wikipedia
中國駐匈牙利大使段潔龍獲選為新任的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這個結果反映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可。
綜合陸媒報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 30 次締約國會議,在聯合國總部舉行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改選選舉。中國政府提名的候選人段潔龍順利當選,成為 7 名新任法官之一,將於 10 月 1 日上任。
中國候選人高票當選,暗指美國不得人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天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時,針對選舉結果發表談話。
趙立堅說,感謝各締約國支持中國的候選人段潔龍,讓他在第一輪投票中以 149 票成功當選。並對本次選舉中一同當選的其他國家法官表示祝賀。
趙立堅表示,國際海洋法法庭是重要國際司法機構,中國向來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法庭的各項工作。段潔龍得到了大多數的支持,反映國際社會對中國推薦候選人的認可,這也是肯定中國 20 多年來對法庭工作的貢獻,同時展現了國際社會維護多邊主義和國際法治的決心。
趙立堅雖未直接點名,不過在記者會上以「個別國家」暗指美國,表示個別國家出於一已之私,打壓中國候選人的行為是不得人心且徒勞的。
美國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曾在 7 月中旬的演說中呼籲相關國家,仔細檢視中國候選人資格。他批評:「讓中國官員透過選舉進入這個機構,跟僱用縱火犯來管理消防部門沒兩樣。」
由於美國並未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此並無這次選舉的投票權。
國際海洋法法庭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國際司法機構,主要負責處理國際海洋爭端。法庭成立於 1996 年 10 月,總部設在德國漢堡,由 21 名法官組成。本次選出 7 位新任法官,任期從 2020 年 10 月 1 日至 2029 年 9 月 30 日止。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台灣人不是被嚇大的】解放軍大動作飛越台海中線,最新民調:近 6 成台灣民眾「淡定」
【台灣惦惦吃「三」碗公】突破中國阻撓!在關島、索馬利蘭之外,台灣成功將設第三個「外館」
啤酒比水還乾淨!職業釀酒師親解:3 原因讓細菌、毒素根本難以存活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段潔龍當選海洋法庭法官 中國:國際認可 〉。首圖來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