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很難想像,手機裡花費 30 秒下載的應用程式,背後掀起竟是中美角力。不論是華為、TikTok、微信還是其他中資科技公司,現在都被美國「點名做記號」,認為其在美國的營運已涉及國安威脅。

這一來顯示了中國科技公司開拓世界市場的困境,它無法繞開中共的數據、情資審查,導致外國對中國私人公司的不信任;二來是中國從來沒有給予對等的市場開放,長期利用美國的自由市場,卻不開放外國公司進入,長期不平等都是現在中美科技戰加劇的原因。(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左圖取自pexels,右圖取自wikipedia,經編輯合成。

隨著美中之間科技戰不斷升溫,美國分析家和投資人士表示,中國政府對國內科技公司的控制和對自由市場的干預意味著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矛盾在短期內不會有緩和的可能。從華為到 TikTok 再到微信等相繼被美國政府標記為「不獲信任」的產品,過去兩年來美中在科技領域的「脫鉤」最近持續加速。

美國總統川普 8 月 6 日晚簽署兩份行政命令,將從 45 天後開始,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目的,禁止美國的企業與個人和 TikTok 以及微信進行交易。此前國務卿蓬佩奧已經宣布將擴大美國的「乾淨網絡」倡議,以確保不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這些新的努力集中在運營商、商店、應用、雲儲存以及電纜等五個領域,針對的目標包括了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在美國手機應用商店提供下載的程序。

中國科技公司的困境:無法繞過中共的審查

「我們正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克萊賽特資產管理公司(Cresset Capital) 的首席投資官傑克·阿布林(Jack Ablin)說。儘管美中矛盾一直在升級,但對他來說,封殺TikTok 的決定還是有些出乎意料。

布魯金斯學會科技創新中心的高級研究員約翰·維拉塞尼奧爾(John Villasenor) 認為,很難預測接下來具體會發生什麼。但從當前的政治氛圍來看,其他中國科技公司肯定會成為目標。

「很不幸的是,在當前的氛圍中很難去預測」 維拉塞尼奧爾說,「如果TikTok造成了這些複雜問題的出現​​,其他公司當然很有可能也會(面臨這樣的局面) 。」

不同於其他中國科技公司或程序受到的製裁和封殺,因為在美國的高人氣,TikTok 的面前出現了另一種選擇:被美國公司收購。上週末,微軟正式宣佈在和 TikTok 商討收購的事宜。特朗普總統也表示希望 TikTok 被一家「非常美國的」公司收購。

「我認為TikTok非常獨特」 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助理研究員梅根·蘭博斯(Megan Lamberth)表示。「這是第一款不是美國的但卻在美國市場做得如此之大的社交應用。對美國社交網絡公司來說,它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

下一個受到 TikTok 同等待遇的科技公司會是哪一家,分析人士還無法做出預測。因為其他在中國境外擁有市場的的中國應用程序,比如微信,在美國遠沒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不過,蘭博斯表示,其他的發展中的中國科技公司可以從這次事件中看到自己的未來。

她說:「我不認為現在有那麼一家公司達到了 TikTok 的級別。但我確信在未來,TikTok 不會是最後一家這樣的公司,未來會有一家公司也會受到(來自美國政府)這樣級別的審查。 TikTok 在接下來幾週裡的命運,無論是被微軟收購,還是被當局封殺,還是美國境外投資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在審查後決定怎麼做,都會給下一個 TikTok 起到示範作用。」

美國並不是第一個封殺中國手機應用程序的國家。在過去的兩個月裡,作為對中印在邊境發生衝突的回應,印度政府宣布下架了包括 TikTok、微信、微博、百度地圖和QQ 系列產品​​在內的 106 款中國應用程序。

此前已有中國的科技企業引起了美國政府的警惕。在過去的一年裡,除了華為,中國的無人機公司「大疆創新」 (Da-jiang Innovations)也登上了美國聯邦政府的禁用名單。

美國國防部 1 月宣布禁止使用大疆製造的無人機。美國內政部也以安全考慮為由宣布了相似的措施。7 月,兩份科研報告顯示,大疆無人機的配套手機應用程序儲存了大量用戶信息,並有可能被中國官方獲得。

蘭博斯提到,「脫鉤」不僅是美國政府的態度,也是一些私營企業的態度。視頻會議服務公司 Zoom 今年因為來自中國政府的壓力而關閉了人權團體的帳號,此舉引發廣泛批評。8月3日,Zoom 宣布將停止向中國市場提供直接服務。這家公司由美籍華人移民袁征創辦,在中國擁有分公司。新冠疫情以來,Zoom 提供的遠程會議服務在美國大受歡迎,但持續出現隱私與安全漏洞,美國政府部門已經基本禁用。

在面對來自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關於數據安全的質疑時,TikTok不斷強調自己是私營公司,希望化解警惕和擔憂。然而,中國政府不受限制的權力意味著沒有任何私營企業可以擺脫控制。

蘭博斯認為:「中國的科技公司處在一個非常艱難的境地。它們無法繞開中國的國家安全法。它們被包括在那部法律的適用範圍內。如果中國共產黨來跟他們要數據,他們沒辦法不照做。」

不論是否完全贊成特朗普當局對待 TikTok 等中國科技企業的具體方式,專家們表示,來自中國的軟件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是確認存在的,也是需要被應對的。

「擔憂是合理的」,維拉塞尼奧爾說,「如果中國的公司,或者是任何受到(和美國)有地緣政治緊張關係的國家控制的公司造成了這種擔憂,那麼這是需要被認知到的。」

但他也說到,對科技企業產品的數據安全擔憂是全球性的,任何政府對數據的蒐集都需要被警惕。

「很不幸,網絡安全的弱點是一個很難被解決的問題。」他說。「歷史告訴我們,應用軟件帶來許多的安全擔憂,這是最大的問題。在這個大問題下, 一個分支問題是,當這些公司被政府控製或部分控制的時候,這些安全擔憂會在多大程度上會被惡化。」

中國限制外國公司進入,卻在美國市場自由競爭

克萊賽特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人阿布林認為,如果效仿 TikTok 正在進行的自救措施,將自己出售給美國的企業,這對想要繼續開拓美國市場的中國科技公司來說是可行的選擇,但這種選擇只是短期的。從長期上來看,美中兩國需要達成某種協議,比如不將數據拱手交給政府,或是不強迫知識產權轉讓,中國的科技公司才有可能在美國正常運營。

他說:「中國需要對過去的行為給出說法,比如他們被指控偷盜知識產權,也不允許美國企業在中國運營的公司擁有多數所有權。」

阿布林還舉出了其他政府不當干預企業的例子。在新冠疫情初始階段,中國實施對外出口限制,規定生產醫用口罩的 3M 公司必須事先到北京方面的批准,才可以把在中國的廠房中生產的口罩出口到國外。

中國長期對外國公司的市場運作進行了限制。美國最大的幾家高科技服務,比如臉書、推特、和 YouTube 在中國都無法使用。對許多網民而言,「翻牆」早已成為了他們日常網絡生活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卻可以在美國市場上自由競爭。這樣的不對等,是美國政府對 TikTok 等企業採取措施的原因之一。

「對於包括美國在內的先進工業國家來說,只要中國依然不公平地對待外國企業,那麼任何中國的數字服務公司想要拓寬中國以外的市場都會非常困難。」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李·布蘭斯特(Lee Branstetter)對美國之音說。

他補充說,美國政府威脅要封殺  TikTok可能有選舉等政治原因,但 11 月大選過後,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對待中國科技公司的態度不會有方向性的變化。

布蘭斯特表示,美中科技戰能否降溫將取決於中國是否會同意構建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但他對此持悲觀態度,因為阻礙西方科技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最大障礙–網絡防火牆,不會在短期內被移除。

他說:「我很難想像中國當前的領導層會接受市場內外的數據自由流通。無論接下來誰是美國總統,無論西方市場的領導者們是誰,我想(中國)這樣的政策決定都會給中國科技公司的發展野心造成極大的障礙。」

如果美中在科技領域完全脫鉤,這將不可避免地分化出兩個科技市場,兩個國家的科技公司只能分別在各自的市場發展。布蘭斯特認為,在缺少競爭的環境下,創新的速度也必然降低。

他說:「這不僅對中國人民來說是不幸的,也對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來說是不幸的,因為我們會少了許多原本能讓全人類都受益的中國創造。」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去台灣探險簡直是玩命?】颱風、跳蚤、「生番」追打, 4 點指南帶你遊玩 19 世紀福爾摩沙

【快按捺不住出國旅遊的心情】新加坡人未來 1 年最想飛哪裡?台灣榮登最想去的國家之一!

【台灣國旗被消失】好萊塢為中國 14 億票房「自我審查」,演員只能愛黨、反西藏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TikTok的前車之鑑: 威權體制將阻礙中國科技公司未來開拓世界市場 〉。首圖來源:左圖取自pexels,右圖取自wikipedia,經編輯合成。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