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港區國安法》生效之後,許多駐點在香港的外媒開始受到實質衝擊, 15 日《紐約時報》宣布,因員工的工作許可核發遭遇困難,將遷出 1/3 的員工到首爾去。
在香港之後,為什麼外媒的亞洲新駐點是選擇首爾而非台北呢?對於新聞業者來說,「壞新聞即是好新聞」(Bad news is gold news.),無戰火的台灣,著力點只有兩岸關係,反觀首爾,可著手南北韓、國際衝突及特殊文化;再者,外媒也怕駐點在台灣會惹中國「森七七」,《路透社》編輯就開玩笑地在推特上說:「北京恐對你生氣呀。」。不過,或許外籍工作者在台需被課重稅,也是台北不被考慮的點之一。(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pexels
因香港新聞報導環境的變化,紐約時報計劃把其部份業務從香港遷至韓國首爾。
星期三(15日),世界多家媒體都顯著報導了紐約時報週二給員工發出的備忘錄的內容。這份備忘錄說,報社決定將其在香港的數位新聞業務撤離香港,稱港版國安法「令新聞機構感到不安」,「影響亞洲地區新聞中心的前景」。
工作許可核發困難,紐時將遷 3 成駐港編輯至首爾
港版國安法生效以後,香港的言論環境和新聞報導環境已經出現了實質性的變化,迫使駐港外國新聞機構進行不同程度的業務調整。
紐約時報表示,一些在香港工作的員工的工作許可發生了困難。這些困難在中國司空見慣,但過去在香港卻很少見。紐時指出,隨著中國收緊控制,這座城市正在進入一個不同的時代。時報編輯們認定,他們有必要在該東亞地區再開闢一處運營基地。
法新社負責香港、台灣和澳門報導業務的分社社長杰羅姆·泰勒 7 月 15 日發推文證實,香港拒絕為紐時前駐北京資深記者儲百亮續簽工作許可。此前,儲百亮的記者證延期申請被中國大陸拒絕,被迫於今年 5 月初離開中國。
紐時表示,明年會將電子版的記者團隊搬到首爾。遷到首爾的人數大約佔在港員工的三分之一,其餘記者將繼續留在香港,報導香港及地區的新聞。
公司在備忘錄中強調,紐時希望加強對正處於轉變期的香港的報導,歐洲版和亞洲版印刷團隊的員工會繼續留在香港,廣告和市場推廣部員工也會留下。
國安法危及言論自由,恐掀外媒「移民潮」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於 1997 年回歸中國。這個有著成熟法治和言論自由的城市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中國新聞自由的最後堡壘,也是許多外國新聞機構報導亞洲和中國大陸的基地。
世界許多著名新聞機構都在香港設有亞洲中心或新聞採集業務,比如《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法新社。金融時報的東家日經新聞(Nikkei)在香港擁有日語和英語新聞業務。
紐約時報擬將部分業務遷出香港的決定在香港新聞界引起了高度關注。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英國《金融時報》發言人朗達·泰勒(Rhonda Taylor)告訴日經:「我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但目前沒有將員工撤離香港的計劃。」
一名知情的華爾街日報員工告訴日經,公司正在考慮「替代安排」,以備公司在香港的運營難以繼續的情況發生。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說,一種可能的做法是將其部分或全部新聞業務轉移到該地區的另一個城市,比如東京。
推薦閱讀
【美國,學學台灣吧!】台灣早已「無罩上路」,川普才拋開幼稚戴上口罩
【南海沒台灣的事】九段線遭打臉又怎樣?中國無視仲裁繼續霸凌東南亞
【100 %就業率的真相】扣畢業證逼簽就業協議,中國大學為拿補助不惜灌水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國安法衝擊香港新聞自由 紐時擬將部份業務遷至首爾〉。首圖來源:,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