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台南市的南山公墓有超過 400 年的歷史,不僅埋葬無數的先人,更具有特殊的文化意涵。不過,台南市府日前以「提升居民生活環境品質」為由,計畫在南山公墓規畫新殯葬專區。

當土地開發與文化資產保存發生衝突時,政府該用什麼方式來滿足最大需求?一起來看作者的分析。(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文 / 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 陳椒華

7月11日我與南山公墓自救會、重現府城水文促進會、 我見南山臉書粉絲團、台南念佛會等民間團體,針對南山公墓的保留及相關議題共同召開記者會。

南山公墓是台灣已知最古老的漢人墓區,歷史超過四百年,幾乎與台灣移民拓墾史等長。該區除了擁有許多明清時期的古墓,也是多位仕紳名人安葬之所,是我們國家重要的文化資產,台南市政府不應為了一時的開發利益,而截斷了這個城市這個國家的歷史記憶。

南山公墓證明漢人移民史,開發恐破壞文化資產

時代力量黨部執行長蔡郁芝也表示,「南山公墓設立殯葬專區」雖然是黃偉哲市長競選時的政見,然而台南市幅員遼閱,近年來人口並無顯著成長,應該要另覓殯葬專區,而不是去跟安息在南山的列祖列宗爭地。

長期研究南山公墓的吳明憲表示,南山公墓最早的墓葬可追溯到荷蘭時期,跨越五大政權在台灣的更迭,是隨著台灣漢人移民史同時存在的墓葬區。目前我們提出文化景觀、51門古墓、日治時期台南飛行場軍事遺蹟,及「探墓厝」列為市定民俗等文資提報。

除了代表性提報的古墓之外,南山公墓至少有一千門「歷代祖先墓」及各姓氏宗親會、同鄉會所收埋的無緣遺骨,更有遍佈南山的「萬善同歸」,這是自日治時期以來,隨著都市擴張而遷墳的先人,最終大多集中在南山公墓,因此南山公墓是台南乃至台灣人歷代祖先的安息地。

台南閒置土地多,開發不應拿南山公墓區開刀

這次出席的民間團體則共同提出了「守護南山公墓宣言」,其四大主軸如下:

1. 南山公墓全區保留。

2. 反對假土地開發之名,行掠奪先人長眠土地之實。

3. 原臺南市沒有殯葬設施不足的問題,位在南區的殯儀館,以及火化場,如果設施老舊,由於原址寬敞,就地更新即可,不必刨南山公墓。

4. 大台南地區幅員廣闊,原臺南市以外殯葬設施不足者,市府應就近設置,不該為此而動南山公墓。

市府對南山公墓土地開發利用的規劃各種傳聞甚囂塵上,出席的民間團體另外要求市政府答覆的提問如下:

坊間傳聞,市政府計畫:「1. 現在殯儀館變更為商業區。2. C、D區變更為住宅區。3. A、B 殯葬專區將以促參 BOT 委外。」如此類似炒地皮的城市規劃,稍有良知者都期期以為不可。

尤其臺南市的閒置土地,光是五期重劃區,以及民權路四段到和緯路一帶就足夠,另有許多少重劃區的土地閒置著,由此可見為了「土地開發」而遷移殯儀館,進而刨墳,有多荒唐?是何居心?至於殯葬專區的議題,事實很清楚,缺殯葬專區的是原臺南縣,不是原臺南市,沒有理由為了缺「殯葬專區」的臺南縣刨南山公墓。

推薦閱讀

【時力專欄】被 YouTube「黃標」你還敢不敢談政治?時力攜手網紅把話說出來!

【時力專欄】傷人高中生在校被嘲「沒雞雞」,王婉諭籲性平教育不能等

【時力專欄】38 個中央機關使用中國通訊設備!邱顯智籲行政院「別再只喊口號」

(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首圖來源: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