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取自湛・Azure臉書。

隨著人類社會快速發展,塑膠垃圾或污染物也跟著大量被製造出來,一年將近有 800 萬頓的垃圾入海,造成地球環境極大的損害。為了有效打撈並減少海漂垃圾,「台灣湛藍海洋聯盟」和中央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合作,研發出專門收集海漂垃圾的機器人「湛鬥機」,並選定桃園新屋永安魚港進行最新測試。讓我們來看看「湛鬥機」到底何方神聖吧!

二代機器改良船體,每月可收集 2 千公斤垃圾

圖片來源:取自湛・Azure臉書。

「湛鬥機」藍色的機身,上方架著傾斜的輸送帶,表層裝有多個擋板,下方則是垃圾籃。這樣的設計看似複雜,卻能確保垃圾穩穩落入籃子,不會再次回流到海中。而利用沉水馬達製造的潮差、流場,讓垃圾從港面的表面被吸到機器入口,最後再用耙手打撈起來,比起傳統人工下水打撈垃圾,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目前「湛鬥機」已經研發到第二代,相較第一代機器能在 180 個小時內收集 528 公斤的垃圾,第二代新機體的結構改為「雙船體」,可利用遙控巡航,吃水深度、抗浪性與穩定度都更佳,估計每月可收集的垃圾將達到 2 千公斤,大大增加收集海標垃圾的效率。

歷時三年多的研發,這個計畫預計在八月底進行群眾募資,希望募得足夠的經費進行更多的測試,讓「湛鬥機」早日開始執行海上任務!

推薦閱讀

海洋不可怕,人才是製造災難的始作俑者 ── 身為一個海島國家,我們真的懂如何跟海相處嗎?

【我們的 Wilson】海洋吸塵器下海執勤,可望清除全球 90% 海洋垃圾

沒環境,帛琉人也無法生存 —— 帛琉「有害珊瑚」防曬乳罰 3 萬禁令背後:展現世代信守的「海洋哲學」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取自湛・Azure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