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中國世界工廠優勢不再,印度和越南將成為投資者的寵兒。圖片來源:Piqsel,CC Licensed。
中國不再擁有世界工廠優勢。
政治面,中國努力在世界崛起,美國不願再把世界工廠的優勢交給中國獨佔,在中美衝突下,世界工廠的分工鏈也已經發生變化。商業面,隨著中國勞動成本增加,外加國家體制不透明,致使整體投資環境走下坡,外商紛紛尋覓新的投資天堂,其中,東協國家越南,以及擁有世界第二多人口的印度,成為廠商考慮的熱門名單之一。
台灣製造代工廠早就開始國際佈局,世界工廠擂台賽最終由誰勝出,對台灣影響也很大。
然而,想承接拋棄中國的製造業廠商,印度和越南準備好了嗎?中國自 1979 年改革開放以來,花了將近 20 年才擠進前五大經濟體,人口、資金優勢不可能說斷就斷。而如今產業變動快速,崛起和沒落的時間軸也縮短,印越兩國起始的時機點就落後中國了,該如何在這場投資短跑競賽中掙贏中國呢?
印度13億人口優勢,卻被自家政策拖後腿
擁有 13 億人口的印度,65%的勞動人口為 35 以下的便宜年輕人力,除了地處歐亞中界點,還有全球知名的軟體科技人才,這些條件怎麼樣的都聽起來非常誘人。
武漢肺炎疫情促使全球反中浪潮高漲,美國印度商會就曾表明,要增加印度設廠減少對中國依賴,同時印度總理莫迪也公布了新台幣 8 兆的「印度自力更生」特別經濟計畫,向全球廠商招手,包括國防、電子和航太等重要產業,目標就是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不過,印度脆弱的投資體質似乎比不上莫迪光鮮亮麗的政策。廠商投資印度頭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基礎設施不足,不論是物流運輸或交通管道,印度可說是落後中國一大截;雖說中國由共產黨領政使西方國家忌憚,然印度常見的官商勾結、低效率的官僚體制,及不清不楚又常朝令夕改的法規內容,似乎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越南─歐盟零關稅,沒中國幫助仍無用
在武漢肺炎爆發後就關閉邊界的越南,最新染疫數據僅 334 人,先不論檢疫方式差距,這個數字比起其他國家算是抗疫成功。然如何拯救疫情後的經濟,仍然是越南的一大難題。
「超前部署」的越南,投資前景比其他淪陷疫情的東協國家更加樂觀,9 日國會更批准與歐洲聯盟(EU)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EVFTA),代表未來外國投資者可藉由歐越 99%貨物零關稅優勢,由東南亞前進歐洲市場,且東協對中國的雙邊進出口貿易額超過 5 千億美元。
不過專家卻也指出,越南對中國日漸增加的依賴若不戒除,想要要取代對方,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光是去年,越南就進口了價值 115 億美元的製造業原料,等於出口大項紡織產品實際上仍被中國掐住脖子,相比之下這些產品出口至中國的價值卻只有15億美元。
改革尚未成功,印越仍須努力
事實上,經歷武漢肺炎疫情摧殘數月,印度今年 4 到 5 月的經濟比去年同期大幅衰退 45%,總理莫迪若無法處理好倒退撸的經濟狀況、從根基徹底進行結構性改革,如今不上不下的經濟發展情況,恐怕只會持續更久。
越南縱使疫情後恢復速度快,只有將近 1 億人口的市場根本比不過中國,甚至難以打下印度。30 年前台商早已在越南布局,近來日韓紛紛來此插一腳,看似榮景卻也預示地價、人力成本上漲不可避免,還沒擴展規模就產生推力,越南能扳回一城嗎?
推薦閱讀
【台灣好朋友 +1】在台印度人遊行認證 #TaiwanCanHelp!台印一起抗中加防疫,感情大升溫!
【中國與世界為敵之印度篇】《三個傻瓜》原型工程師號召「刪抖音」,批中共靠侵略他國來掩蓋內政問題
【太陽出來,蝗蟲就開始飛】大量噴灑殺蟲劑、瘋狂製造噪音!3 因素讓印度成「蝗蟲天堂」
參考資料
《中央社》:〈特派專欄 取代中國成製造基地 印度還有許多難題待解〉
《南華早報》:〈Why EU-Vietnam free-trade deal can’t topple China as world’s factory〉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Piqsel,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