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媒體」是人類了解內政、國際議題的橋樑,形塑個人對世界的看法,以及記錄歷史的發生,然而,自古迄今,歷史本無客觀,端看寫者如何詮釋,而當今的美國和中國,正透過媒體來爭奪自己在全球敘事上的主導地位。
在這場資訊戰中,中國正以「自由且合法」的外衣包裝,花費鉅額買廣告,企圖影響美國民眾對北京當局的看法。而據《紐時》調查亦發現,美國人常用的社群平台推特,正湧入大批看似「普通」但受精密操作的帳號,來轉推中國官方推特的推文,以達到放大親北京信息的目的。從中看來,中共的大外宣戰略遠比檯面上看見的還來的龐大且有系統組織。(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pexel,經編輯合成自製。
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官方媒體斥巨資在美國報紙刊登廣告或支付印刷費用,顯示中國政府試圖通過美國報紙做宣傳。
中國花近 6 億台幣買美報廣告,插頁廣告隱含政治宣傳
美國《每日通話》(Daily Caller)新聞網站 9 日發布的調查顯示,中國官方英文《中國日報》在過去四年中花費將近 1900 萬美元在美國報紙刊登插頁廣告,或支付印刷費用。
《每日通話》是根據《中國日報》 6 月 1 日向美國聯邦司法部提交的外國代理人活動報告了解到上述情況的。
調查說,《中國日報》 2016 年 11 月以來向《華盛頓郵報》和《華爾街日報》分別支付了 460 多萬美元和將近 600 萬美元,用以刊登《中國觀察》(China Watch)插頁廣告。插頁廣告看似普通的新聞報導,卻時常含有親北京的新聞解釋: 2018 年 9 月份刊登的一則插頁的標題是「一帶一路與非洲國家結盟」(Belt and Road aligns with African nations);另一個插頁標題是「關稅讓美國購房者受損」(Tariffs to take toll on US homebuyers等)。
調查發現,《中國日報》並向《紐約時報》支付了 5 萬美元,向《外交政策》雜誌支付了 24 萬美元,向《得梅因紀事報》(The Des Moines Register)支付了 3 萬 4600 美元,向CQ-Roll Call支付了 7 萬 6000 美元。《中國日報》在這四年中一共向美國報紙支付了 1 千 100 萬零 2628 元的插頁費用,並向推特公司支付了 26 萬 5822 美元購買廣告。
調查表示,《中國日報》同期還向美國報紙和印刷公司支付了 760 多萬美元的印刷費用,用以印刷自己的報紙供美國讀者閱讀,支付對象包括《洛杉磯時報》、《亞特蘭大憲法報》、 《芝加哥論壇報》和《波士頓環球報》等,其中向《洛杉磯時報》支付的費用為 65 萬 7523 美元。
透過媒體影響美國對北京看法,中國大外宣行之有年
《中國日報》提交的報告是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案》 (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 )的要求進行的。調查指出,聯邦司法部多年來一直要求《中國日報》根據法案要求每半年申報一次外國代理人活動,後者在 6 月 1 日的報告中首次公佈了向美國新聞媒體的付款詳情。
調查表示,親民主團體長時間以來一直警告說中國政府試圖通過美國報紙進行宣傳。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與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都提醒說,《中國日報》在美國報紙上刊登插頁廣告,是中國政府試圖對媒體施加影響的一部分。
調查同時發現,《中國日報》在美國報紙上的插頁廣告近幾個月顯著減少。《中國日報》上次在《華盛頓郵報》做插頁廣告是2019年12月的事,向《華爾街日報》支付的廣告額2020年2月以來不到之前平均數額的一半。
推薦閱讀
【或許耿爽沒那麼不爽】抽換人名、讓中國變得可笑!台灣用「假新聞」回擊中國資訊戰,反讓台更易受假訊息危害
【俄國像暴風快攻,中國則緩慢布局】中俄都靠「資訊戰」達政治目標,戰法卻有 6 大差異
【一張圖破解中共對台資訊戰】統戰路徑有 6 條!「滲透台灣」被當專案執行,中國各部門爭搶專案經費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中國試圖通過美國報紙做宣傳 〉。首圖來源:pexel,經編輯合成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