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科技產業發達,經濟部想要趁勝追擊,編列預算吸引新興半導體、5G和AI 產業的國際大廠來台。但是預算數字 7 年 100 億一公布,各界就批數字實在太低;一位台灣記憶體研究高層就表示 ,100 億台幣對半導體研發而言太少,PTT 網友也回應「比紓困還少,認真?」、「你的高科技好廉價啊」、「7 年 100 億做高科技?騙文組啊」。
然而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此計畫是希望廠商也積極投入,台灣政府最多就補助 5 成,並且預計能帶動廠商每年至少 400 億元研發經費。這樣的模式真能請來大廠嗎?你覺得呢?(責任編輯:連柏翰)

經濟部宣布編列 7 年 100 億預算爭取半導體、5G與AI大廠來台。圖為 2017 年總統蔡英文接見半導體產業相關協會代表。圖片來源:wiki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經濟部提報「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吸引新興半導體、5G 與 AI 三大產業的國際大廠來台,規劃 7 年補助新台幣 100 億元,帶動高科技廠每年投入 400 億元研發經費。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更提到,目前 Google 與亞馬遜等國際大廠為深耕計畫候選廠商,都在積極爭取當中,若有具體進展會對外說明,尚未定案之前不宜對外宣布,要尊重對方。
優先推動「新興半導體」、「新世代通訊」、「人工智慧」
經濟部報告指出,「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優先推動三大核心科技「新興半導體」、「新世代通訊」、「人工智慧」,吸引國際大廠結合國內產業鏈,加速布局台灣研發體系。
經濟部表示,計畫要推動台灣產業轉型為「高科技研發中心」,計畫內容以「研究 Research」(國際大廠在台深耕研發)、「共創 Co-innovation」(台商與國際大廠共同創新)及「發展 Development」(帶動台商發展應用加值及服務)作為主要推動架構。
林全能出席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未來 7 年將編列超過 100 億元預算,補助來台國際大廠研發經費;但不是只有政府出錢,希望廠商本身也積極投入,因此廠商投入 5 成自籌款,政府則是最高補助 5 成,補助成數則視廠商的技術層次、帶給台灣價值創造,以及未來在世界的領導地位等條件來決定。
林全能說,估計此計畫可帶動廠商每年投入至少 400 億元研發經費、6350 位研發與營運人才參與其中。
經濟部預估,新興半導體將帶動 2025 年產值 468 億元、衍生應用 4000 億元;新世代通訊產業涵蓋開放式 5G 網路新架構、電信級網通產品等,估計相關產值在 2025 年達到 5700 億元;帶動台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在 2025 年產值達 3600 億元,打造產業 AI 化附加價值到 2025 年累積達 7500 億元。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院會中表示,受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秩序與產業供應鏈,都將面臨重整,加上近期香港情勢的惡化,對亞太與全球地緣政治,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蘇貞昌說,中國原本是世界工廠,但從這次疫情的變化造成企業營運風險提高,因此包括美、日等國,都已開始透過具體政策,讓他們的企業重新調整布局,或加速撤出中國,這已是不可逆的發展趨勢,而這也正是台灣強化產業體質的大好機會。
蘇貞昌指出,透過相關政策導引,吸引包括 AI、物聯網、雲端服務及半導體設備等國際大廠來台投資,也就是 A 級大廠到 A 級基地,整個大 A+(plus)來互相加持,希望一舉打造台灣成為亞洲「高階製造、高科技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等中心,讓產業供應鏈更為完整。
他說,對於過去國際大廠來台投資偏向於設在北部,未來希望能有更多的產業園區、研發中心,可以坐落在中南部,就像 Google 在台南科技工業區投資第二座資料中心,即將進入動工的階段,都是成功案例。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爭取半導體、5G與AI大廠來台 經濟部7年砸百億元〉。首圖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