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因「港版國安法」可能喪失金融中心地位,恐導致香港有錢人移民也移產。圖為香港首富李嘉誠。

香港因「港版國安法」可能喪失金融中心地位,恐導致香港有錢人移民也移產。圖為香港首富李嘉誠。圖片來源:中央社

自中共宣布訂定「港版國安法」後,香港動亂再起,社會不穩,再加上川普於 29 日宣布美國取消香港特殊待遇,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港人移民的討論因此升溫,尤其對於香港有錢人來說,他們會不會離開失去良好投資環境的香港呢?

1990 年 1 月,鄧小平曾與香港首富李嘉誠見面,由於當年離香港主權移交只剩 7 年,香港對一國兩制開始不安,鄧小平向李嘉誠允諾一國兩制不會變:「不會變、不可能變、不是說短期不變,是長期不變……就是說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更沒有變的道理。」

https://twitter.com/Canadaaqi/status/1264203856860200960?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264203856860200960%7Ctwgr%5E&ref_url=https%3A%2F%2Fbuzzorange.com%2F2020%2F05%2F26%2Fdeng-xiaoping-ka-shing-li-promise%2F

然而也許李嘉誠早已看到香港的未來,他在 1983 年便擁有加拿大籍,從 2013 年開始拋售中國資產,且於去年傳出消息,資產在中國和香港只剩一成。事實上,不只李嘉誠徐徐離開香港,香港不斷引發紛亂,早已產生一波波港富移民潮。

數據揭香港有錢人正在逃脫!李嘉誠卻走回頭路?

2018 年,花旗銀行的調查顯示,有 17 % 的香港千萬富翁,考量教育、環境與社會福利,計畫 5 年內移民海外,目標是澳洲、英國與加拿大;在 2019 年 1 月至 10 月,港人申請至馬來西亞移民的人數高達 7500 人,比起歷年增 4 倍;2019 年 8 月起,8 週內有 100 名香港人,聯繫提供投資移民服務的 Bartra 財富顧問公司,欲移民愛爾蘭,而移民門檻高達 100 萬歐元(約 3200 萬新台幣)。

當中共在人大上宣布「港版國安法」時,各界擔心會影響香港經濟。紐約時報指出,如果銀行發布懷疑中國經濟數據或國有企業的研究,會不會違法?香港美國商會會長早泰娜(Tara Joseph)就提出憂慮所在:「在立法過程中,會多嚴謹地避開影響企業的模糊地帶?」《路透社》也報導,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The 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發表聲明:「任何對現狀的改變,將會永遠傷害美國跨國企業的投資意願。」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川普相繼宣布香港不再擁有高度自治,因此不享有特殊待遇條件,此決定將可能重創香港經濟。商業週刊指出除了香港將被美國課徵關稅、讓港幣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面臨風險之外,免簽證也可能取消,使得商務旅行跟工作簽證更難進行;不過也有金融專家認為美國此舉影響不大,根據經濟一週報導,「聯繫匯率之父」祈連活(John Greenwood)表示只要香港外匯儲備充足,就能支撐流量港幣,穩定港元匯價。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李嘉誠竟然在 27 日公開支持「港版國安法」訂定:「通過『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希望可以紓緩中央對香港的擔憂,發揮長遠穩定發展的正面作用。」這不禁令人懷疑,即便李嘉誠已經「移民」也已經「移產」,但只要香港能回復穩定的社會、金融相關的管制也如同以往,再加上如果對香港貿易順差高達 334 億美元的美國,不解除香港的特殊關稅或大力撤出美國企業,那麼香港富豪是不是就不會放棄投資金融歷史已久的香港呢?

推薦閱讀

【中共武統派正在抬頭】「港版國安法」只是中共大一統藍圖一角,沒有香港的台灣下一步怎麼走?

【台商離港,台灣要搶要快】香港金融地位陷危機,台商出走該選台灣還是新加坡?

【四國聯合槓上中國】美、中對峙國際新防線,美國聯合「英澳加」四國發聲明反「港版國安法」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