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 4 年前擁抱熊貓的合影。圖片來源:《Maclean’s》。
加拿大卡加利動物園( Calgary Zoo )近日發出聲明,表示在疫情干擾班機飛航下,兩隻園區裡的熊貓大毛(公)、二順(母),將面臨沒有竹子可吃的窘境,因為過往,這些熊貓的伙食,全都是「中國直送」的新鮮嫩竹,而一隻熊貓每天要吃大約 40 公斤的嫩竹。園區表示,有試著在美國等地尋找適合牠們的竹子,但也遇到難題。在不得已下,只好把兩隻熊貓送回中國。
不過,加拿大媒體卻認為,熊貓被送回中國,跟加拿大當局「找不到好竹子」沒關係,而是因為加拿大最近接受台灣口罩,今日又聲援台灣,中國生氣到跳進「你跟他好我就不跟你好」的切八段心態。
加拿大媒體的懷疑不是沒有根據的。
拿了「台灣口罩」,加拿大熊貓馬上被沒收
據加拿大媒體《Rebel News》報導,不僅在美國也有種植竹子的地方,加拿大西岸的哥倫比亞省( British Columbia )也有環境可以培育竹子,再加上,其實加拿大與中國現在還是有航班在通行的,現在怎麼會,沒辦法再空運冷凍竹子至加拿大了呢?
疫情發生這麼久,都沒聽說熊貓沒竹子吃。結果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才公開致謝台灣贈予口罩後沒幾天,就發生中國要把「出借的熊貓要回去」事件,的確直接讓人聯想到「熊貓外交」再次上演。
召回「熊貓」表達中國老大哥的不滿,不是第一次
2010 年,中國出借給美國的熊貓「泰山」也曾被召回,時間點就在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對台出售軍火、且會見達賴喇嘛的隔天;2019 年,因為川普貿易戰的挑釁、及拘捕華為大千金孟晚舟,當時位在美國西岸聖地牙哥的一雙熊貓「美香」和「田田」也隨即被召回。這種「熊貓外交」法則不僅限於歐美國家,在 2014 年發生馬航 370 的空難事件後,北京當局也曾延遲了要出借給馬來西亞的熊貓。
簡而言之,「熊貓」等同於中共的一種軟性外交手段。這種手法,還是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
出租熊貓的「價碼」,恐怕不只 100 萬美金
據《聯合報》統整,「熊貓外交」最早可以追朔到蔣宋美齡 1941 年贈與美國熊貓,用來獲得對日本抗戰援助,或期待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外交象徵。
後來中共當局也採用「熊貓外交」策略,在 1972 年擔任美中破冰要角。還有些熊貓不只是「政治用途」,而是實質的「經濟效益」。據《CNN》分析,過往,中國就曾以熊貓換取蘇格蘭的科技援助、及比利時的鑽油等技術,只不過,這些來自中國的熊貓都是只借不送,不管在哪裡出生,依舊是屬於中國的,而且一年要價相當 100 萬美金的租借及照顧費。
據《紐約時報》報導,丹麥兩大黨(聯合黨及人民黨)都曾批評「熊貓外交」是種政治上「姑息主義」的象徵。這次加拿大 2 隻熊貓要在疫情下回中國,也引起部份加拿大民眾的不滿,發起請願要求當局先扣住這兩隻熊貓,以換回 2 位遭中國拘押的加拿大公民——被北京指控危害國安的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凱( Michael Kovrig )、及加拿大顧問史派佛( Michael Spavor )。
在加拿大住了 7 年的大毛和二順,即將成為疫情下少數可以搭飛機的「乘客」,向來與世無爭的熊貓,如今被中國,養成一隻隻「外交官」。
推薦閱讀
【沒有觀光客,大象也被裁員】疫情讓泰國象園紛紛倒閉,但這些大象回家的路並不好走
【人類真的是地球的一種病?】疫情讓大自然復甦,泰國擬每年讓國家公園閉館 3 個月
【非洲獅群大進軍】市場和機會都在這,想賺錢不再是自然資源而是多角化經濟
參考資料
《CNN》:Canada’s Calgary Zoo to return two pandas to China because it can’t get enough bamboo to feed them
《Rebel News》:KEEP THE PANDAS — Until China releases Canadian hostages
《聯合報》:中國頭號親善大使:探究熊貓外交的淵源與意義
《BBC》:中國熊貓外交的歷史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Macl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