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擷取自華爾街日報網頁。
《華爾街日報》在 11 日刊登作者 Joyu Wang 以一篇名為<台灣抗疫的成功,給中國帶來威脅>的專文,分析在疫情延燒下,兩岸對立的關係加劇,並詳細闡述中共及台灣當局「口罩外交」的競賽,以及台灣是如何長期在國際舞台(如 WHO )被欺凌。以下轉譯部分報導內容。
台灣的勝仗,北京的危機
台灣長期因北京當局的施壓,在國際組織如下遭排擠,或上演「邦交國被中國搶走」的戲碼,而在武漢肺炎延燒下,北共甚至在這週大肆派出軍機、船艦前往台灣海峽,給台灣人做「壓力測試」。另一方面,中國官媒也極力在宣揚自己「用了僅僅 2 個月,就能抑制病毒擴散」的情節。同時間,台灣則以 385 人確診、6人死亡的漂亮數字打臉中國,博得國際喝采。
台灣防疫的勝仗,給北京帶來了兩個危機:一是,中共一直宣稱在疫情氾濫下,共產主義比會自由主義國度還能對抗危機,但台灣的成績明顯打臉中共的大外宣;二是,中共種種大外宣的作為,反而促使越來越多台灣人的「在地意識」持續強化,因而越來越對中國流氓霸凌的行為感到反感。
蔡英文總統領導抗疫成績,提升了台灣的國際地位。美國、日本、歐盟各國都大力讚許,並要世衛向台灣看齊,因為台灣當局表示,早在 1 月20 日,蔡政府就向 WHO 發出疫情將人傳人的警告。美國總統川普則是帶頭指責起北京對疫情處理不當,並一邊與台灣當局簽訂法案。本週(編按:指2020年4月初)急遽升高的台海情勢,華府派出一艘艘的軍艦,前往台灣海峽護航。
英國諾丁漢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 Jonathan Sullivan 認為,這一連串國際社會給台灣的支持明顯然讓北京感到不悅,而北京當局更不可能客氣的吞下這口氣。
兩岸角力扯上WHO,台灣問題被推上國際外交斡旋的舞台中心
根據台灣陸委會 3 月的調查數據, 有超過 26.7 %的人認為,台灣應該一邊在維持現狀的強況下,尋求獨立方法,還有 9.3 %的台灣人認為應該即刻獨立,數字雙雙攀上歷史新高。
疫情越發嚴峻,WHO 就也漸漸成為兩方之間的摩擦角力。
台灣表示世衛從一開始就在包庇中國,而世衛和北京當然都否認了。這週,世衛總幹事譚德賽甚至以「台灣歧視非裔人民」挑起又一波爭執,蔡英文政府要求世衛為這些不實指控道歉,但中共除了支持譚德賽,還進一步宣示,所有台灣要討論的事,都應該基於「一個中國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隨後強調,台灣會員國的資格,完全取決於其他世衛成員討論,而非世衛員工,而對於台灣人來說,譚德賽活生生就是一個「中國操控世衛」最好的應證。
三月的陸委會調查中還揭露,61.5 %的台灣人認為中共對台極為不友善,還有 92 %的人對中共將台灣排除在世衛之外極為反感,台灣媒體、及民間也常用中共不愛稱的「武漢肺炎」來提及這場疫情。台灣網紅「波特王」,甚至直接在一支超過 170 萬點閱率的影片中甚至對親共人士疾呼,「怎麼中共叫你們不要稱為『武漢肺炎』,你們就一次也不敢提了。」台灣藝人蔡依林一首呼籲大家一起防疫的新歌影片中,因為全是各地民眾感謝中國,她的個人粉專也因此被灌爆。
推薦閱讀
【各國撒錢不手軟】一張圖看懂各國紓困方案:美發 3 輪錢民眾仍喊「不夠」,英信評調至「負向」還是要發
參考資料
《華爾街日報》:Taiwan’s Success in Coronavirus Fight Poses Challenge to China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擷取自華爾街日報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