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圖片來源:擷取自 UCLA 官網

中國學生在歐美澳的高等教育市場,都是重要國際生來源。今年春節的時候,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自中國爆發開來,當時 10 萬名中國留學生無法回澳洲。墨爾本大學一名來自廣東的李姓學生就表示,她當下滯留在馬來西亞十分驚慌,現在該校則跟歐美的多數大學一樣,改成線上遠距上課;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還不知道,學生什麼時候回來也不清楚。

許多留學生因此中斷學業,但最恐慌的可能不是學生,而是學校。歐、美眾多以中國富二代留學生學費為重要營收來源的私校,正面臨營運危機:學費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市場,在疫情緊逼下恐直接蒸發。

仰賴「留學生」資金的商業模式分崩離析

為什麼留學生對一些歐、美、澳等名校來說這麼重要?答案很簡單,因為留學生的錢比較好賺學費比較貴。

一些世界領頭的教育機構學經費,許多也是從國際學生的學費而來。以台灣人最嚮往的美國加州公立學校 UCLA 來說,國際學生的學費直接比當地人貴 3 倍。全球教育機構的商業模式,已經漸漸仰賴起逐年增長的國際學生學費、以及各種食宿費用,眼下校園大門深鎖,從美國到英國、澳洲等地都紛紛停課、禁航空等限制下,恐怕直接影響學院的下一年度經費預算。

擁有 3 千名中國留學生的紐約大學,該校副校長 Josh Taylor 即表示他們是擁有最多國際學生的學校,現在處境十分挑戰,許多中國學生也擔憂,簽證接下來會不會被撤銷。

《彭博社》分析報導認為,武漢疫情迫使這些高等教育機構,正視過往商業模式的致命缺失:過度依賴中國有錢留學生市場

在歐美中國留學生一年至少貢獻 300 億美元學費

過去近 25 年來,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讓許多人也有能力負擔跨國教育,赴他國就學的學生成長了近 7 倍,截至 2017 年的入學人數,更是來到 93 萬人之多。社會學家 Salvatore Babones 計算,這相當於中國一年投資 300 億美元( 9 千億台幣)在歐美教育體系上,如果再加上學生們的當地生活費、等開銷,這筆海外學生收益十分可觀。Babones 表示,這是中國教育機構重新迎接大量該國學梓的時機,國際教育界秩序更備受考驗。

墨爾本大學的廣東李姓學生表示,現在許多中國國際學生因為飛航等禁令,已經回不去澳洲上課,但這些留學生在中國也不能罵哪個中國官員,於是都把錯都推到澳洲政府頭上,澳洲總理莫里森, 4 月 3 日直接聲明,要缺錢或無法生活下去的國際學生趕快回家。而李姓學生則是因為只能在線上上課、沒辦法參與實驗室課程之下導致延畢,也在考慮是否要放棄澳洲學歷,回到中國上課。

而對還留在各國的留學生來說,許多人仰賴著在服務業打工,賺取房租、生活費,眼下卻面臨租金繳不出、也無工可打的窘境;甚或是今年度剛好將畢業的學生們,除了怕兩個月後離開校園時,沒有工作可找,更擔心一回家簽證就失效,無法再回美國、英國找工作,於是卡在即便有家也歸不得的窘境。

推薦閱讀

【當我們無上限紓困所有企業】《經濟學人》評論:疫情過後,緊接著將是稅收上漲、政府濫權

【不是國營企業,卻永遠不會倒】川普政府讓財政部用 500 億美元紓困波音,為什麼?

【喜極而泣的防疫災難財】上一秒上電視哭崩盤,下一秒卻靠逆勢投資賺進 26 億美元

參考資料

《彭博社》:Universities Forced to Face Addiction to Foreign Students’ Money

《泰晤士高等教育》:‘Step up’ for foreign students, Australian government urged

《 UCLA 日報》:International students speak on how they are impacted by COVID-19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擷取自 UCLA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