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灣廟會活動常是熱鬧非凡、鞭炮齊鳴,不過有些宮廟因長時間施放鞭炮造勢,不絕於耳的炮聲反造成空污與噪音問題,再加上施放點為住宅區,除影響民眾作息也容易有消防安全疑慮,讓民眾不禁想問:「點燃鋪滿整條馬路的鞭炮有何意義?」

若我們想延續熱鬧的廟會文化傳統,可能得先從宮廟鞭炮開始管起,只是,究竟該怎麼管?(責任編輯:黃梅茹)

圖為示意圖,首圖來源:Pixabay 圖庫

還記得 2 月中,覆鼎金一帶「炮的迫降」嗎?因為某廟廟會,密集、不間斷的活動噪音,很多地方還是住宅區,不只噪音、煙塵,還可能導致消防安全問題。

當時我曾發文承諾,一定會處理這件事情,現在就向高雄市民朋友報告新進度。

市府的法令、規範、事前宣導大部分是完備的,而且大廟是願意配合減香、減炮政策,容易超出預期、不合法的,是私壇和外地來的陣頭。

1. 私壇除了政府不容易掌握,人員流動性也高,警察、消防人員、環保單位到場,並不容易找到放炮的人,更難裁罰。

2. 外地陣頭因為相挺友廟,會放「贊炮」炒熱氣氛,越大聲、越熱鬧,對主辦廟方會越有面子。

作為民意代表,我了解廟方的立場,但時空境改變,如今高樓大廈林立,高空煙火施放絕對有危險!過去就曾有廟會因為施放高空煙火造成危險,連2月這次事件,去稽查的市府人員還因此受傷!整體來說,我相信府方對此施了很多力,也非常頭痛;廟宇則是因為一些人連累整體模範生印象。

想扭轉外界對宮廟文化印象,須從 5 點做起

綜合這些意見,我認為仍然有些突破空間,例如:

1. 要求民政局,提供過往廟會活動遭裁罰、遭檢舉紀錄,從中篩選出高風險的宗廟對象,進行重點輔導。

2. 強化既有行政流程,例如,主辦方申請路權時,若有不良紀錄,相關局處要加強現場查緝。如果累犯不改,不排除修法授權行政機關,可以在路權申請階段,駁回廟會路權申請。

3. 強化宣導高空煙火的風險和危害,透過影片的方式,讓廟方充分認識高空煙火確實對人體有危險,因一時的熱鬧卻引起火災、人員受傷,有損繞境、慶神美意。

4. 若在週末連續兩日舉辦之廟會活動,市府主管機關應主動與廟方溝通,在中午時段減少活動對居民干擾,並預先告知關心民意代表,以利進行事前溝通。

5. 持續督促民政局和其他局處,鼓勵優質廟宇文化,或由廟方自組糾察隊,形成自律風氣,讓廟會文化更升級,民眾對廟會文化也會有良好的印象,甚至同享宗教盛事,兼顧現代生活和傳統文化。

推薦閱讀

【「禁燒香」反為宮廟帶來轉機】龍山寺、行天宮全面禁香會流失信徒?經濟學解析:廟方同時也挑選「堅定信徒」

曾經被國際盛讚的宮廟文化,為何變黑道和低俗代名詞?

【有料八卦】解密臺灣宮廟黑幕:如何用「宗教+黑道+黨國樁腳」完美洗錢

(本文經原作者 時代力量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ixabay 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