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各國持續升溫,雖然感染武漢肺炎的初期症狀和流感相似,但早有醫師警告,武漢肺炎不像一般流感,一旦感染將不會「船過水無痕」。而近日美國醫師也公布「武漢肺炎患者肺部3D影像」,告誡民眾認真隔離。此外,武漢肺炎病毒不僅嚴重侵害肺部,冰島患者體內更出現「病毒變異」,增加傳染速度。
隨疫情爆發至今,醫界對武漢肺炎有什麼新發現?
年輕患者肺部大面積發炎!醫師公布3D影像,告誡民眾「認真隔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一名染上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男子幾天前還沒有症狀,而現在,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Hospital)胸腔外科主任摩特曼(Keith Mortman)說,患者肺部已無法正常運作。據《中央社》,醫師發表武漢肺炎病毒感染肺部後的 3D 成像影片,影片患者直到幾天前都沒有咳嗽、發燒等症狀,然而影片已能清楚看見患者肺部多處受損,現患者處於重症危急狀態。

美醫院公布武漢肺炎損害肺部影像,黃色區域代表肺部感染及發炎的地方。(圖片來源:翻攝自 Aalap Herur-Raman/YouTube)
醫師摩特曼表示:「這可不是70歲、80歲有免疫抑制問題的糖尿病患者。除了高血壓,他沒有其他重大疾病,他很注意照顧自己,卻感染病毒…如果我們一週後再製作360VR影像,感染及發炎過程有可能惡化。」
針對肺部影像,摩特曼解釋,影像中,黃色區域代表肺部感染及發炎的地方,當肺部遇到感染,會開始封鎖病毒,因此可以看出感染範圍並不限於肺部特定部位,而是大量覆蓋兩邊肺葉各處,表明病毒能迅速移動且具攻擊性,連較年輕的患者也不放過。
肺部發炎會對人體造成多大傷害?摩特曼表示冠狀病毒主要是侵襲呼吸系統,當病毒入侵黏膜進入肺部,身體反制的方式就是發炎,而發炎會導致肺部無法替血液供氧及清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造成患者上氣不接下氣,或吸入大量空氣以平衡氧氣及二氧化碳量。
「我希望大家看看這個(影像),瞭解(2019冠狀病毒疾病)會造成什麼後果。大家必須把這當一回事。」摩特曼表示,從影像可以得知,用來形容普通症狀的字眼,例如咳嗽、呼吸急促,都不能確切描述病毒對人體的影響。此外,有些人受到的損傷是不可逆的,因此必須讓美國人留心保持社交距離及自我隔離的建議。
冰島患者體內出現「雙重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感染力增強
然而,武漢肺炎病毒除了嚴重攻擊患者肺部,讓醫界感到擔憂的是,「病毒變異速度很快」。
冰島生技公司deCODE genetics排序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約40個變異後發現,一名患者體內有兩種病毒。據《自由時報》,冰島媒體報導,冰島科學家在該國幾名確診者身上發現前述40種突變,其中7人曾前往英國的英格蘭地區觀看同一場足球賽。在分析冰島確診者篩檢時所用的棉花棒後,科學家注意到病毒基因出現突變或些微改變(small change)。
針對一人同時感染兩種新冠病毒變體的情況,冰島生技公司執行長史提凡松表示:「我們發現一個人有兩種病毒:除了感染帶有特別變異的病毒,也感染了沒帶變異的病毒。此人後來感染的人,都僅得到帶變異的病毒。」那代表什麼?史提凡松說:「這可能只是巧合,也可能意味這個帶有變異的病毒毒性比沒帶變異的病毒強。我們不確定是哪種狀況。」
不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病毒學家湯姆森(Allan Randrup Thomsen)認為,這個病毒可能突變成更具傳染力,但症狀比原先的病毒輕微。據《中央社》,他表示,病毒現在呈現的變異並不讓人意外,「冠狀病毒原本就是以變種非常快速著稱」。
依照此前一些國家有關新冠病毒變化的情況觀察來看,或許表明新冠病毒在慢慢「進化」,其致命性和傳染性是否增強,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不過另一方面,學者們認為,「變種」發現將有助於回溯該病毒的傳播路徑,能進一步圍堵病毒。
推薦閱讀
【張上淳:武肺病毒不尋常】體內已有抗體,呼吸道卻仍有病毒!張教授親解:為何 7 成確診者是輕症卻住院久
【陳時中:擬訂社交距離罰則】新加坡規定一公尺內,但美 MIT 新研究:至少 8 公尺才能有效避免傳染
【武漢先別急著解封】武漢 6 成感染者「未被發現」!中國學者急喊:不展開大抽查恐再爆一波疫情
【不只是發燒咳嗽】中國隱匿程度比你知道的更嚴重!《CNN》視訊訪問武肺確診者,曝光症狀
(本文開放授權合作媒體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