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盛報告,在疫情延燒下美國將面臨 2 百多萬人的失業潮。
不過,在一片失業恐慌中,電商大戶 Amazon 則是在人人居家防疫的情況下,業績逆成長,並公告要擴大招募 10 萬人,時薪分別上漲 2 美元、 2 歐元、及 2 英鎊。 打著「持續照顧社區長輩」、「優先雇用失業民眾」的慈善招牌,Amazon 內部卻有員工透露,真的身處在配送及物流的職務上,身心都苦不堪言。

圖片來源:Pixabay。
「根本沒有人來問我們是不是還好、有沒有生病。」一名 Amazon 紐約分部的包裹分類兼職人員-蕾娜.康明向 CNN 表示,公司除了通知要勤洗手,並未積極提供防疫配套措施。對此,Amazon 發言部回應,員工的辛勤是在照護每個社區的維生管道。然而已經長期被「一日配送到府」服務規則,壓得喘不過氣的倉庫物流人員,在當前情勢下更是身心俱疲。
儘管 Amazon 提出員工享有「無期限無薪假」、或是「兩週居家隔離有薪假」的兩種選擇,多數倉庫人員表示他們的工作不可能在家上班,也無法負擔沒有薪水的生活,他們希望公司能為這群「核心業務」工人做出更完善防疫措施。現在 Amazon 內部除了 1 名紐約倉庫員工確診,在歐洲也有 10 名同樣是倉庫物流人員檢驗為陽性。在義大利倉貨分部的員工則是已經罷工,要公司提出更完善的防疫安全措施。
令人擔憂的不僅是員工健康安危,Amazon 國際業務副總卡尼( Jay Carney )在受訪時直言,這些職缺是季節性的計時工,能至少保證能工作到四月,但這對美國勞動階層來說,屆時若喪失工作即等同喪失健保,要是生病,將面臨人財兩失的困境。
台灣的電商業者,是否善待勞工呢?
美國電商業者為因應線上訂購業績上揚增加契約勞工僱用量,台灣電商業者也一樣在這波疫情災難中逆勢上揚,業績強強滾,同時也立即面臨缺工危機。
與去年相比,東森購物光是衛生紙業績就成長 6 倍,PChome 的泡麵、罐頭的單日銷量成長 15 倍,生活市集的「可溶水衛生紙」則是創下上一週同期的 70 倍。幾家物流產業股價、業績應聲上漲,也有許多電商也擴大徵才,包括 PChome 及 momo 都表示要招募上百名員工。疫情持續發酵之下,仰賴電商的全球經濟體系、和勞工體系,已經產生劇變。
不過,當線上訂購成為疫情下隔離主流服務的必要項目同時,社會是否也有思考到這群電商的前線勞工是否受到適當照顧?
美國整個社會從防疫到治療,都顯現政府治理慢半拍與失能的窘境,電商臨時雇員的困境無處可訴;台灣相對全球從公衛防疫到經濟體系治理,政府表現可圈可點。如果你也是在台灣電商服務業工作的朋友,歡迎和我們分享您的前線觀察與心聲,在我們的粉絲團留言或是投稿到 [email protected] ,讓我們看到台灣在疫情下的經濟體系如何因應時勢運轉不墜。
推薦閱讀
【在台灣做篩檢真的很佛心】川普說美國檢疫免費,但記者實地走訪卻要價台幣 4 萬 8!
【發個災難財,你也想跟嗎?】社會愈恐慌價值愈高,這種基金讓台灣人比台積電、鴻海還愛買
【可是近平,我們回不去了】中美供應斷鏈至少一年,專家:中國世界工廠寶座難保
參考資料
《CNN Business》:<Amazon warehouse workers fear catching coronavirus just to get you your packages>
《Computer Weekly》:<Amazon to recruit 100,000 extra workers to cope with coronavirus-induced online shopping surge>
《蘋果日報》:<疫情延燒出「宅」經濟 PChome等3大電商徵才逾300人>
《民視新聞》:<宅經濟大爆發! 網購平台無畏疫情招聘人才>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 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