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疫情當頭,「美國優先」政策是福還是禍?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NBA無期限停賽、美股開盤又創新低。經濟學巨擘——約瑟夫 · 史迪格里茲,本週撰文,批評川普的「美國優先」主義為全國人民帶來危害。
有民眾留言認為應該把問題矛頭指向美國疾管中心 ,甚至讚揚川普率先停飛往來中國的班機的舉措。然而不同於台灣,美國地方(州)政府與中央(聯邦)政府權力相當,衛生相關的民生議題也通常是由地方所管,這次全國性的衛教議題侵襲,考驗著美國政府上下該如何協作,恐怕也是川普能否守住連任寶座的最大挑戰。
史迪格里茲( Joseph Eugene Stiglitz )博士,是世界知名的經濟學家,更曾於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曾毫無保留的說:「川普是美國史上最差勁的總統。」不樂見川普煽動民粹主義、破壞國際秩序,理念屬美國民主黨派。
以下為史迪格里茲博士刊登於非營利國際媒體Project Syndicate的公開信:
過去 40 年,共和黨一直堅持「政府不會是問題的解方,政府本身就是問題」,但現在面臨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氣候暖化、和各種全面性的問題都在威脅著美國和整個世界。共和黨把這個概念當成提款機,提到早已信用破產。
「美國優先」政策,帶來危機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尋找一些時下的範例,用來做我課堂概念的題材,而從來沒有任何事件像「全球性大流行」這樣引人注意。
對於美國來說,新型冠傳病毒是個特別值得深入的題材。要了解,病毒可不會帶護照,它們才不管什麼國家邊境、或是什麼民族主義的言論。在我們現在這種密不可分的世界上,來自某一國的傳染性疾病,是絕對可以傳到全球的。
疾病傳染是「全球化」的副作用,像這種跨越邊境的危機,需要全球共同合作,就像氣候暖化一樣。溫室氣體的排放物,眼下跟跟病毒一樣在肆虐,所有國家都在為這種極端氣候付出巨額代價。
川普對國際合作角色上的破壞,遠超越其他歷屆政府,然而我們眼下身處要面對疫情和颶風的時刻,總會希望政府能起身,因為我們知道像這種事件需要集體一起面對,我們既沒辦法獨自走過,也不可能只仰賴私部門。利益導向的公司行號,總是會把危機時刻當作大撈一筆的時機,就像現在價格飆漲的口罩情況一樣。
不幸的是,自從雷根總統就任以來,美國就流傳著這句「政府不會是問題的解方,政府本身就是問題」,但把這句話無限上綱只會走向死路,但川普還真的是有記憶來最愛用這句話的政客。
一個科學家最不被敬重的年代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以下簡稱 CDC ),是回應新冠病毒疫情最備受敬重的科研機構,通常是充滿著有熱情的又具高度培訓過的專家們,但之於一個最無知的政客-川普,這些專家可是個大問題,因為對於川普的強詞奪理,他們都能有憑有據的反駁回去。
或許信仰可以在疫情釀成死亡時支撐我們,但醫療和科學還是不能被取代,如同當初黑死病在中世紀爆發時,單純只禱告起不了作用一樣。好在人類從那之後,已經在科學上有顯著進步。當新冠病毒爆發時,專家不僅快速的進行分析測試、追蹤它的變異,也開始著手研製疫苗。
而科學研究需要資源成本,但其實近年來多數在重大科學進展上的花費,相較於川普及共和黨國會議員們,在2017年給高收入公司減收的稅上相比,根本輕如鴻毛。再把我們在醫療科學上的投資,對比到時下的疫情造成經濟損失,也顯得根本不算什麼,這還沒加上已經蒸發的股市價值。
哈佛甘迺迪公共政策學院的 Linda Bilmes 指出,川普政府長期以來一直都在提案削減 CDC 的預算(從 2018 年的 10 %到 2019 年的 19 %)。川普甚至在今年初,一個不能更差的時機,呼籲要減少 20 %目前用於對抗「人畜共通傳染疾病」的預算(新冠病毒就屬於這種類別)。這還不是唯一的例子,川普政府在 2018 年裁掉了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對抗全球衛生危機的部門。
毫不意外的,這次政府單位對於突發疫情毫無準備,從新冠病毒幾週前開始大流行,美國就飽受試劑不夠用之苦(這種情況甚至比南韓慘烈),在處理歸國國人的程序上,也毫無規範可言。
把減稅、降息當萬靈丹?
政府這種欠佳的應對模式,該是個警訊,而且事前防疫總比事後再來醫治好,但川普之於所有對經濟威脅的解方,就只是要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和減稅(特別是幫富人)措施,好像降息就是會讓股市長久上揚的妙計一樣。
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政策不會再像2017年一樣見效,當時的減稅措施所短暫提升的經濟表現,如今已不見蹤影。很多美國公司已經面臨著供應鏈的衝擊,很難想像他們會因為單單降息了 50 個基準點(這還沒扣掉商業銀行的利潤份額),就會決定要進行大筆投資。
更糟的是,美國可能還沒付出疫情大流行以來最慘重的代價,尤其在疫情沒有被完全掌控的情況下。無薪病假已經讓很多生病的勞工,怕影響生計仍抱病上班,再加上缺乏健保的情況,他們根本不可能去看病、接受檢疫,免得還要付巨額的醫療費用。在川普任期內,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漲,甚至國內有3千7百萬人時常飽受饑寒交迫。
視野裡只有經濟成長的團隊,還能走多遠?
川普及共和黨長久以來一直對政府、科學、和媒體抱持著極大的不信任感,同時又不控管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網路社群巨頭,比如姑息 Faecbook 成為假新聞滋養的溫床。諷刺的是,川政權如此的行政手段,只會把大眾對自己的信任度降到冰點。
美國早在數年前,就應該準備好面對未來全球瘟疫和氣候變遷的威脅,唯有基於科學根據的良好施政團隊,才能保護我們免於此種危機。如今,我們已經活在這兩者的陰影之下,也只能祈求我們的公務體系內,仍有充滿抱負的行政和科研團隊,來拯救美利堅的未來於川普施政無能的水火之中。

美國經濟學家Joseph E. Stiglitz。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推薦閱讀
「如果兩黨一樣支持台灣,幹嘛特別支持川普 ?」——解析為何台灣在 2020 美國總統大選應保持「中立」
【台美商會長:買下台灣對抗中國】對川普公開喊話「買下台灣將提升美國優勢」!蘇貞昌 19 字霸氣回應
【川普飯店是真「寄生上流」】川普選前募款活動在自家飯店辦,「房間價格飆 13 倍」讓他沒選上也賺翻
參考資料
《Project Syndicate》:<Plagued by Trumpism>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