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2019 年 6 月高升太空的福衛七號是台灣與美國最大的科研合作案,福衛七號更在 2020 年 3 月 7 日起公開氣象資料,以助全球天氣預報更準確。
除了衛星發展合作,如今台美打算再下一城,後續的太空合作將以「登陸月球」和「培訓台籍太空人」為目標!一同來看台美航太產業將如何互惠彼此。(責任編輯:黃梅茹)

美台專家10日同聲表示,雙方下階段太空合作將鎖定在登陸月球及培訓台籍太空人。首圖來源:Unsplash 圖庫。
台美太空合作上重要里程碑福衛七號升空半年,近日釋出首波大氣觀測資料,備受外界矚目。美台專家今天(11 日)同聲表示,雙方下階段太空合作應鎖定在登陸月球及培訓台籍太空人上。
台灣將邀 NASA 太空人來台幫上課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今天(11 日)舉辦研討會,邀請台灣、美國專家學者探討繼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福衛七號)後,美台雙方該如何深化太空合作。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正工程師林信嘉表示,台美雙方在太空領域還有許多合作可能,例如探索月球、培訓台籍太空人及加強太空教育等。林信嘉指出,期望台灣能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有較正式合作,包含在月球任務方面。
關於如何培訓台籍太空人,林信嘉認為,能夠透過邀請 NASA 太空人訪台及在台灣準備受訓課程。目前 NASA 只有 4 名華裔太空人。他說,一般人覺得太空人似乎很遙遠,但就他個人而言,「太空人跟太空遊客只有一線之隔」。
此外,2019 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疾病疫情肆虐,導致中國供應鏈受到阻斷。林信嘉表示,這次訪美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替台灣公司探尋機會進入全球太空產業供應鏈,並鼓勵國際太空公司投資台灣。
美國專家:台灣是先進科學經濟體,應多與重視太空政策的美國合作
「波多馬克政策研究學會」(Potomac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副董事長戈爾(Anish Goel)表示,太空對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來說是政策重點之一,尤其是登陸月球、火星的計畫。(《BO》編按:川普把外太空當新戰場,並於 2019 年 12 月宣布「美國太空軍」正式成立,成為美軍第六個軍種。)
戈爾指出,美國 2018 年發布的國家太空策略(National Space Strategy)提到,美方將尋求雙邊、多邊互動來達成人類探索太空的目標及促進責任分擔等,而台灣定位有助於這些領域發展。他表示,有鑒於美台雙方皆屬先進科學經濟體,彼此間應該有更多合作。
戈爾舉例,福衛七號是美台合作一大成就,雙方應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更多衛星發展工作。他強調,雙方也應在培訓台籍太空人、研發月球任務所須科技上有所合作。

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10日舉辦研討會,探討美台如何深化太空合作。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正工程師林信嘉(中)及波多馬克政策研究學會副董事長戈爾(右)呼籲,雙方應將目光鎖定在月球任務及培訓台籍太空人上。圖片來源:中央社。
推薦閱讀
【他曾被媽祖看衰 3 次】台灣反骨科學家因「飛碟夢」,煉出從鐵鎚到太空零件都需要的「關鍵材料」
【台灣養殖業衝向外太空】外銷美日韓還不夠!台業者用「AI 技術」增產台灣鯛 42 倍,成外太空第一條魚
【台東未來每週都有火箭可看?】一週將讓 2 枚火箭衝太空!台企自製火箭留台發射:飛行高度將破世界紀錄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台美太空合作 專家建議登月球培訓台籍太空人〉。首圖來源:Unsplash 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