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大甲鎮瀾宮臉書粉專。

正逢武漢肺炎防疫期,2020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卻將於3月19日舉行,這場途經21鄉鎮市、隨行信徒超過數十萬人的最大宗教盛事,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爭議,網路上不乏各種討論停辦與否的聲音,到底這場宗教盛事該不該如期舉行?而該活動創立之初,又是誰在參與?

媽祖遶境恐造成疫情擴散?鎮瀾宮副董親上火線解釋

據《中央社》報導,面對部分民眾憂心,大甲媽祖遶境恐造成疫情擴散,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24日特別召開記者會,說明遶境進香時的防疫措施。鄭銘坤指出,有些人擔心的太多,明天(2月25日)全台灣的學校就要開學,捷運、高鐵每天百萬人次搭乘,這些公共場所政府都沒在怕了,大家相信蔡政府的措施,武漢肺炎疫情許多國家都控制不好,但台灣控制得很好。

此外,鄭銘坤也表示,大甲媽祖遶境活動都是在室外,且各宮廟該消毒的地方都會消毒,工作人員每天量3次體溫。不過他也向民眾呼籲,遶境時不要握手,盡量戴口罩,身體不適者不要參加。

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4日則說,內政部及相關宗教領袖會討論,找出大家可以接受的方法。但顯然南韓近日因宗教大型集會活動,導致武漢肺炎群聚感染,已經讓台灣民眾焦慮上升到最高。

不過你知道這場宗教盛事,原本僅是地方型活動?

「媽祖遶境」本來只是地方型宗教活動

一位自稱是地方廟宇主委的兒子,在臉書上PO文討論「遶境」與「進香」的差異。

他表示:「遶境,顧名思義就是遶自己的境,是地方的,功能當然就是在早期社會,醫療技術不發達時進行所謂『和瘟押煞』的動作,安定地方民心。」他進一步解釋需要參與的人,「除了廟裡頭的轎班與執事外,就是丁口戶(編按:指當地的人口),也就是寄名在此神庇護的境內之人。其他人根本就沒有參加的必要性。」

另外作者也解釋,「進香」通常是往所謂祖廟或是上級廟與,除了丁口戶,再來就是有向神祇請「香旗」的人,香旗代表該神的「兵馬」,神明賜予兵馬隨身護衛此人一路平安,條件當然就是要向神明請示可不可以跟;而最後一個,是所謂的「香燈腳」,也就是「還願之人」。

簡言之,作者認為既沒有要還願,也不是丁口戶,甚至沒有神明允許,幾經炒作成為搶轎、攔轎、甚至是截轎的發生,是極度荒唐的事情。作者表示,一直以來該類宗教活動,都是寥寥數十人自己走,近十年經媒體大量報導,而成了「萬人空巷」之舉,作者表示:「人家可從來沒有要你各位陪著媽祖去進香。」

此外,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活動可以繼續辦,但應該去檢討各種措施,如可以自備乾洗手在食用餐點前用消毒、民眾與民眾的距離拉至1公尺等、不要一窩蜂都擠到廟裡面等,因此詹長權強調:「不是一定要停止,但一定要改變」。

推薦閱讀

希望可以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強大——中研院僅花 10 天產出「抗原」!博士生「神比喻」讓你秒懂抗原重要性媽祖遶境

【台灣醫療能貢獻全球防疫】登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台第一篇武漢肺炎論文被證「極具醫療價值」

【無知可以是殺人武器】別讓自己成武漢肺炎的「防疫漏洞」!急診醫師籲「誠實」是防疫關鍵

(本文開放授權合作夥伴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