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美國藥廠研發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因治癒一例美國本土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一天內症狀獲好轉且無副作用,美方因此免費提供給中國,但卻立刻被中國武漢病毒所搶先發表並申請專利。

武漢研究所向外宣稱這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所為。隨著該款實驗性藥物受到關注,也才讓外界得知藥物主導者其實是來自台灣的女科學家楊台瑩(Taiyin Yang,音譯)博士。而目前我國政府也已與吉利德接洽,將有機會取得該藥物,供國內需要的患者使用。

究竟研發武漢肺炎「救命藥」的台灣人來歷為何?一起來看。(責任編輯:謝佩如)

現任吉利德製藥執行副總裁楊台瑩是研發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主導者,來自台灣的傑出女性。(取自吉利德官網)

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研發的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被視為武漢肺炎病毒的潛力「解藥」,而這款藥物研發的主導者,是來自台灣傑出女性,現任吉利德製藥執行副總裁楊台瑩。

武漢肺炎救命藥主導人為「台灣女科學家」

各國為嚴防武漢肺炎,正全力研發治療藥物,Remdesivir有望成為解藥,吉利德也向中國達成協議,無償提供研究新藥,並提供試驗的設計和操作辦法。中國3日也正式啟動第三期臨床試驗,採用Remdesivir作為實驗性藥物,預計4月27日完成試驗。

不過,5日有中媒披露,中國武漢病毒研究院已搶先註冊Remdesivir專利,引發外界譁然,但此舉隨即被中國專家打臉,認為成功申請的可能性不大。

而主導研發這款新藥的人大有來頭,為現任吉利德執行副總裁楊台瑩,來自台灣,畢業於北一女中、台灣大學化學系,擁有台大化學博士學位及南加州大學有機化學博士學位。

楊台瑩1993年加入吉利德, 2015年1月擔任藥品開發和製造執行副總裁,負責小分子和生物製劑的化學製造和控制操作,包括開發、生產、供應鏈管理、分析操作以及研究和商業產品的品質監督。

Remdesivir 在2013年曾投入伊波拉病毒大流行的新藥,在試驗中療效遜於其他藥物,因此告終。2018年發現對於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及嚴重急性呼吸道症(SARS)具有高度活性,此次也用於武漢肺炎的治療試驗。

推薦閱讀

從「造謠者」變人民英雄!最早公開疫情卻「被悔過」,中國醫師李文亮染武漢肺炎病逝

【我們要接回來的是同胞,不是病毒】誰才該上撤僑飛機?醫師分析「武漢回台包機第一例確診」帶給台醫療的傷害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武漢肺炎】救命藥Remdesivir推手是台灣人 吉利德製藥執行副總裁楊台瑩〉。首圖來源:取自吉利德藥廠官方網站 。)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武漢肺炎】伊波拉實驗藥物Remdesivir啟動臨床 761名患者5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接受用藥
【武漢肺炎治療報告】美首例患者用伊波拉病毒藥物治癒 Remdesivir可望成解藥
公主號郵輪台籍女旅客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