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灣萵苣(美生菜)礙於保鮮、保質因素,以往多外銷到如日本的短程航運國家,現在政府開發出系統性冷鏈技術,能讓台灣萵苣的保鮮期從 20 天的延長到 28 天,還能提供高達 98% 的產品良率

台灣萵苣克服長途運輸限制後,於 5 日首航外銷至中東國家!一起來看政府如何為台灣農產品打造更多商機。(責任編輯:黃梅茹)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4)5日宣布台灣萵苣靠系統性冷鏈技術成功延長保鮮期限,提高產品良率,開創外銷中東等長途航程市場新契機,20公噸萵苣將在沙烏地阿拉伯上架販售。首圖來源:中央社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5 日)在雲林縣召開「台灣萵苣啟航沙烏地阿拉伯記者會」,靠著系統性冷鏈技術,讓保鮮期限延長至 28 天,20 公噸萵苣將在沙國上架販售,農產品外銷新興市場。

台灣掌握冷鏈技術,能讓萵苣維持 28 天保鮮

陳吉仲、立委劉建國今天和麥寮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郭進展等人封櫃,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林學詩也介紹系統性冷鏈技術,在 4 小時內將萵苣溫度從田間的20多度降到7度,再移到冷藏庫內,維持3、4度,讓保鮮期限延長至 28 天,提高產品良率,開創外銷中東等長途航程市場新契機。

陳吉仲致詞時表示,首航美生菜到沙烏地阿拉伯,看起來很容易,其實做起來很困難,生產合作社要教導農民做好田間管理,再經過冷鏈技術,台灣萵苣才能在沙國新鮮上架,農委會也會把這次成功經驗,複製到其他蔬果行銷。

陳吉仲提到,台灣萵苣過去外銷以日本為主,每年約 1 萬公噸,考量單一市場風險問題,農委會積極開拓其他國家通路。

麥寮果菜生產合作社目前契作農民有200多人,栽種面積350公頃,每年可產1200公噸產量、產值達新台幣2億多元。

郭進展說,在政府協助下,將農民種植出的高品質農作物外銷到全世界,農作物身價也水漲船高。

農委會說,扣除航運時間,外銷的台灣萵苣在沙烏地阿拉伯可以上架1個禮拜左右,如果市場反應好,就可以擴大銷售,結合更多農民大量外銷。

推薦閱讀

【蔡政府 12 月將帶「芭樂農」賺美金】也解決產量過剩問題!農委會行銷第一招:用「試吃」征服美國人的胃

【日客大讚:台蕉品質狠甩東南亞】潘孟安特飛日本視察台灣蕉!外銷破 2 千噸創新高,還有望進軍東奧選手食材

【睽違 22 年!台灣豬明年出口搶百億商機】新加坡率先搶簽合約「買台豬肉」,台灣將再拚 458 億年外銷奇蹟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冷鏈技術延長保鮮至28天 台灣萵苣首航外銷沙國〉。首圖來源:______,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