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韓市長 1月 13 日重返高市府上班,一早就開記者會,表示自己對拚選舉離開高雄三個月,對高雄市民感到抱歉,更國人「選舉結束了,請大家接受民主的結果,別再把選舉的情緒帶進來」;同時,面對一回高雄就有公民團體「We care高雄」發起罷韓行動等著他,他則回應:「這是民主自由最可貴的一面」。

但本篇作者認為,現階段讓韓國瑜繼續當市長,對台灣反而更有利,為什麼?(責任編輯:黃梅茹)

中間起身者為高雄市長韓國瑜,首圖來源:直播影片截圖。

文/林韋地(馬來西亞醫師)

台灣真的是一個很高度政治化的社會,蔡英文才剛當選,電視名嘴和臉書上就開始討論要不要罷韓,這也是華人社會本色,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

在這裡試著寫一篇關於罷韓的分析文,先聲明我沒有要阻止任何高雄人罷韓的意思,民主社會罷免也是一種公民權利的行使,真的很想罷韓就去,我只是試著抽離以政治現實的角度來分析。

目前罷韓進度為何?

要罷免韓國瑜,基本上要通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三萬份連署書已經由 We Care 提案至中選會,第二階段連署要 22 萬人,第三階段要有 57 萬人投票同意罷免。

這次總統大選,韓國瑜在全國還是拿下 552 萬票,(大概有一半是鋼鐵韓粉),高雄拿下 61 萬票(34%),蔡英文則拿下 109 萬票。最基本而簡單的算數是,投蔡英文的 109 萬人,不一定都支持罷韓,但投韓國瑜的 61 萬人,既然願意讓他當總統,當然也會繼續讓他當高雄巿長。

57 萬人投票同意是很高的門檻,要動員這樣的人數,不是民間團體或台灣基進這樣的小黨做得到的,一定要有組織性的力量。民進黨一些在高雄的地方派系應該是很想罷韓,拿回屬於自己的餅,但對蔡英文中央政府和民進黨中央來說,就要站在比較大的格局來思考。

繼續罷韓,將製造高雄的韓粉、反韓民眾的情感撕裂

發動罷韓,第一個問題就是族群撕裂。蔡英文勝選後剛剛才說要愛與包容,我們都是一家人,沒多久就罷韓,等於自己打自己臉,社會觀感不佳。韓國瑜雖然票開出來輸很多,但韓粉的熱情在選前嚇壞台灣社會引起普遍焦慮,拔韓國瑜易,和韓粉和解難,如何處理韓粉的失落才是真正的難題,不然打倒一個韓國瑜韓粉還是追捧千千萬萬個韓國瑜。

韓國瑜還是有五百多萬的民意基礎,宣布敗選後韓粉心情激動,現場大喊「總統好」,「我挺韓,我驕傲」,甚至咒罵不斷,韓國瑜還是希望大家冷靜,尊重選舉結果,適度替韓粉情緒降溫,算是有盡到政治人物的責任。發動罷韓,等於向這數百萬韓粉宣戰,會破壞選後的和平氛圍,原本要和國瑜黨翻臉搶奪國民黨中央的泛藍買辦精英,又得被迫和國瑜黨團結在一起,痛罵民進黨要趕盡殺絕,整碗捧去。

韓國瑜是善於選舉不善於治國的人物,無論喜不喜歡他,都必須承認他2018能打下高雄真的是蓋世奇功,但他當巿長也真是不行。台灣社會要想2018好險他有贏高雄,所以他在巿長位子很快被看破手腳,而且被巿政綁著無力全力選舉。若2018他以些微差距落敗,全力攻總統,那會給蔡英文更大的麻煩,或得票更接近撕裂社會更大。

發動罷韓,將給他選舉的舞台,從巿政的位子上抽身。而且雖然韓黑覺得韓國瑜巿政荒腔走板,但韓粉會覺得他都還沒有好好表現的機會,他是為了拯救國民黨才一肩扛起參選總統的責任,蠟燭兩頭燒,令人心疼。要給他一些時間,才能客觀評價他執政的表現,畢竟他在1124也是背負了很多人的期待。如果他做得爛,那效應會外溢讓國民黨在2022地方選舉慘敗,如果他做得好,那也是台灣之福。

「中共牌」在罷韓這局無法起效用

在罷韓的戰場,要知道韓國瑜選總統時他最弱的項目,如中共牌,紅統牌,香港牌,將全部無效。除非他再做出很誇張的事情,否則不一定有正當性。高雄市長的權力有限,真有什麼和中共太過接近的作為,也不是中央政府無法出手制止的。

罷韓的反效果:可能為韓國瑜增加更多政治能量

罷免政治人物不一定是對該政治人物不利,有時反而會給該政治人物能量。

如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Andrew Yang所說:「當我們談論彈劾川普時,川普已經贏了,重點不是川普而是導致川普當選的結構性問題」。在台灣,2000年時,陳水扁因為停建核四打臉連戰,讓泛藍大怒揚言要罷免陳水扁,結果不但罷免不成四年後還被民進黨拍廣告說「再怎麼野蠻」,導致國會選舉大敗,(有趣的是現在陳水扁也反對罷韓,說是「民粹」)。

2016年,馬來西亞首相納吉1MDB弊案爆發,本來巫統已經內鬥要拉他下來,結果在野黨控制的公民組織Bersih亂發動上街遊行,一堆華人跑到吉隆坡街上導致馬來人不安,反而促成巫統的團結穩固了納吉的位置,也造成在野黨為了實現政黨輪替進一步墮落和老馬結盟,讓老馬回朝重掌國家機器。

民進黨中央有太多事務處理、地方要派誰取代韓國瑜也是難題

蔡英文剛剛連任,民進黨和中央政府其實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中共文攻武嚇和打壓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中美大戰中東衝突國際局勢瞬息萬變,放著正事不討論把焦點轉去罷韓是捨本逐末。蔡英文連任的同時表示她的權力交接時間表也開始倒數計時,而民進黨還沒有可以扛得起「中華民國台灣」中間路線的接班人,鄭文燦還沒有她的政治威望,賴清德還沒有取得中間選民的信任。這些都是嚴肅而且需要迫切處理的事情。

再退一步想,如果罷韓成功,五月就要補選,那民進黨要派誰出來選,又是一個大難題。中央正是用人之際,陳其邁不應該丟下做得好好的行政院副院長又跑下去高雄,蘇貞昌年紀也大了,中生代需要更多中央執政的歷練。而兩年前導致韓國瑜當選,民進黨在高雄地方的結構性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嗎,我看也未必。

何況高雄補選也不一定是藍綠一對一對決,這次大選顯示柯眾黨和國昌黨已經有穩固的20%基本盤,非常有可能參一腳,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黃國昌本人。如果柯昌合體,那威力不容小覷。柯文哲和黃國昌在台北可能已經被人看破手腳,但在南部因為有距離美感,加上威權和精英崇拜的性格,還是有很多年輕的支持者。兩年前韓國瑜對民進黨的攻擊,柯昌完全可以照搬,而且還是很有殺傷力。韓國瑜激起的老人民粹只是搖搖國旗唱唱國歌,但若讓黃國昌激起年輕人的左翼民粹暴力,那會造成很大的破壞,所以民進黨應該短期內避免再給他政治舞台。而在三角戰的情況下,韓國瑜還是有可能靠鐵粉贏,如果補選結果還是韓國瑜,那就好笑了。

每次選舉都是民意的檢視,即使是地方補選也會有全國效應。蔡英文和民進黨剛剛大勝,取得台灣民意全面授權全面執政,如果五月就要高雄補選,等於自己將自己大勝的賞味期限縮短,是很不智的。

難道都沒有方法可以反制韓國瑜嗎?

要避免韓國瑜亂象,與其針對韓國瑜個人,應該從制度面著手。第一是修法,要競選行政首長/民意代表者,必須要辭去現有的行政首長和民意代表職務,(補選還可以和來臨大選一起舉行,減少國家公共支出)。第二比較根本的還是經濟面的問題,地方政治之所以腐敗,其實和台灣重北輕南,年輕人口外移不無關係,在台北打拼的年輕人大選時才回家投一次票,平日卻很難參與家鄉的公共事務,那時日久了自然都被派系家族和老人政治把持。所以如果地方創生做得起來,地方經濟變好,那地方政治也會比較清明,這是相輔相成的。

我想,比起罷韓,這才是真正應該努力和討論的方向。

以上,我覺得罷韓發生的可能性很低,對台灣的民主進程也不一定有利。

延伸閱讀

【韓國瑜犯選戰大忌】韓親貼罷韓遊行照諷「台史上最大遮羞布」:救不了韓選情,更證明他焦躁破表

【罷韓行動升級成「雙殺」】割草行動募 1500 萬做罷韓周邊,讓韓國瑜市長當不成、總統也落選

【罵民進黨金光黨是韓國瑜的特效藥】從韓粉 3 心理連續狀態,解析韓選前 36 小時不放棄的「脫貧招」

(本文經原作者 林韋地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讓韓國瑜留在高雄巿長的位子上對台灣更有利〉。首圖來源:直播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