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為了在 2020 大選做最後衝刺,總統蔡英文 6日開始進行全台大掃街行動。從屏東出發一路向北前進,在進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於所屬的高雄市後,沿途更是有不少支持者不斷加油打氣。
當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不論是候選人或是支持者間都少不了口水戰,因此,本文作者從三大面分別提出數據理性分析,為什麼他支持總統蔡英文連任。(責任編輯:徐子捷)

總統蔡英文。圖片來源:總統府 flickr,CC licensed。
文/Alejan Zender Liu
我支持蔡英文連任,因為她做到利於台灣短中期發展的規劃
宣導投票的重要性後,總是要談談自己的想法囉!
先說結論:我支持蔡英文女士續任中華民國第十五屆總統,理由當然很簡單:這位總統有做到利於台灣短中長期發展的規劃及行動。
就簡單先以大經濟來說,台灣股市大盤指數過去五年走勢表現與美國相符,因此在美中貿易戰開打之際,仍能維持比中國亮眼的指數。從美國Yahoo!財經網站調出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各指數成長百分比為:美股S&P500 +57.62%;德股DAX +37.32%;台股TWII +30.79%;中股上證 -7.47%。
啊!你說蔡英文2016年中才上任,所以這表不準確?確定要再問下去嗎?那就看過去兩年各指數成長百分比為:美股S&P500 +17.49%;德股DAX -0.53%;台股TWII +10.79%;中股上證 -10.37%,還要說靠中國才能發大財嗎?
當然經濟議題不只能看股市,畢竟股市中大量的資金還是掌握在法人手中,普通市井小民可能看得到吃不到,除了實際薪資所得以外,我們還可以拿GDP成長率來看。當中國一路從2010年的10.636%降到2018年的6.567%的時候,台灣則是能從2016年的負成長一路攀升到2019年的中的2.191% 。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內,投資學101應該都說得很明白了。
必須說明我不否定馬英九總統前期的經濟數據表現,在全球經歷2008年底美國次貸風暴引起的全球多年蕭條中,台灣能夠在風雨中攀著當時相對獨立的中國經濟谷底反彈,也實屬幸運。但是後期過度依賴中國的政經環境,已經著實對台灣局勢產生一定的風險,而在2016年政黨輪替時候,蔡英文總統的團隊逐漸將台灣導向較正常的經貿關係中,而這也在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證明,台灣沒有因此被影響太廣泛,甚至還暫收了一批國際轉單。
從自身與中國接觸的經驗來看,一國兩制真的有和平的可能嗎?
另外的議題就是在國家主權的支持。反對派批評民進黨逢中必反,但蔡英文總統身為國家元首,能在如此嚴峻的條件中,繼續捍衛及維護中華民國台灣的尊嚴,在適當的情況下與中國希冀維持正常國與國關係,本就應該給予更多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世界絕大多數公認唯一的中國,但是部分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的人們還在做「一中各表」、「我們還能拿回大陸」的春秋大夢,聲稱與淪陷重災區彼岸同屬一個中國一家親。我能明白當年內戰敗陣下來的國民黨,帶著眾多難民移居台灣,並期許「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那種情懷,後來蔣氏父子在台灣功過已有許多文獻及研究我就不多做說明。
但曾與蘇俄接觸過的蔣經國在1982年時候明確指出「中共是不守信用的」,如今的國民黨人卻口口聲聲說要與中國和平相處,卻又在中國面前不敢吭一聲中華民國,然後每逢選舉拼命宣傳「對手當選中華民國就亡了」。這個邏輯也當然合理,就是「別人拿槍不投降就會被殺」的概念,只要不跟中國和平相處,解放軍就會直接開入台灣,所以不要跟他們對幹。接受一國兩制,真的沒事嗎?
我最直接與中國接觸的經驗告訴我,沒這回事。現在的港澳模式其實只是做給台灣、世界看的,唯一差別在於目前中國並沒有直接的政治能力干涉他們所謂「台灣地區領導人」的任免權。一旦台灣人民藉由選舉選出一位親中的總統,港澳台模式的存在也就只會日漸薄弱,終至消失成為自治區體系。到時候別說國家,國號國徽國花國歌最好的情況也終降為特區體系。
讓親中的總統帶領台灣,的確不代表馬上就會被中國統一,但是如果連國會和地方議會都被掌握在同個立場陣營手中,就算台灣是個民主法治國家,也難保不會再次發生半分忠、一分瑩的情況,讓台灣合理合法的被境外勢力干涉。這邏輯其實就像是A跟C沒直接關係,但是中間有個等式A=B和C=B是成立,那A=C也視為成立的遞移關係 (Transitive Relation)。這種說法雖危言聳聽、卻也不無可能。看看一百五十年前的夏威夷王國,就是在類似的關係下最終被合法併入美國領土。
所以,現階段我認同蔡英文總統副手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期宣示過的「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但是這句話的盲點在於,中華民國現在還是包含著『中國China』這個元素在國際上,如前述所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早自六十年前開始就已經取代中華民國成為世界主流認可的中國。這在國際上產生的混淆就是:「到底是台灣還是中國?」所以如果十天後台灣人民認可蔡英文繼續擔任總統,她所會遇到的下個燒手蕃薯之一就是,要以何種自決繼續在國際上發聲,而這不只需要民聲,更需要在行政和立法程序上完備。
能源議題上,我對蔡英文的評價也是褒大於貶
講完落落長的主權,我在能源議題上也是對蔡英文的褒大於貶。台灣自現代化以來,能源自給率長期是低於5%,運輸上仰賴海運將石化原料進口至台灣後再加工分配至各使用端。能源議題上過去我一直贊成所謂「以核養綠」的主要原因在於,看不到當時政府對於核能的替代方案有什麼較實際的解法,甚至目睹當年英華威要退出台灣市場,起因自躺在立法院超過五年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過去這三年離岸風力發電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但是還是推下去了。離岸風電和太陽能都有其嚴重缺點,但是在當下廢核和空汙議題當紅又地狹人稠的台灣,可能是不得不推行的政策。我看到了政策的改變與推行,核能可不再是必須選項,而這也算是部分解決當年蔡英文剛當選時候我內心的疑問,能源自給和綠能必須逐年增加比例。
核電立場我同意繼承馬英九早期在日本東北大震後的「核一二三不延役」政策,而核四已經實質進入封存階段也不宜貿然啟用的情況下,我還是抱持早期我的立場。 核電的缺口不能回歸舊有的石化火力發電系統,這部分也希望藉由盧秀燕的「強力執行」,施加壓力讓執政當局加強推行替代能源的力道。而我就不專業也不經濟的立場,建議除了台電自建、民營躉購,更可推行分散式能源系統以及獎勵強制綠建築等不只開源也節流的方式,達到提升能源自給。像是Google和 Facebook等公司在建立資料中心的同時,都有一定的綠建築標準和全綠電要求。這部分也是政府可以效法,甚至制定綠能採購管理辦法加強公部門的綠化。
能源在台灣不只是民生議題,更是國安政策。提升台灣能源自給率及能源安全,才能更加強台灣的主權維護。
就算日後進出中國有可能受到社群審查,但為了台灣我願意出聲
當然還有許多政策諸如同婚、年改、勞工等議題上我也是對蔡英文多有褒揚,但現在也就不贅述太多細節了。這邊我提出三大項目說明為什麼蔡英文會得到我的認同,而其實還有人格因素就在於這次她的主要對手,我看不到他的誠信在哪,更不可能放心把國家交給他治理。四年前的選戰和今天對比,我看到蔡英文盡最大努力的協調達成她所提出的政見、在維護國家主權不遺餘力。
相比較,對手沉寂政壇後突然復出,然後得到多數高雄市民的期望後,再一一反問質疑他沒完成政見的聲音,半年後理所當然地投入總統選舉。如果該候選人一直與中國為友甚至自認是正統中華繼承,請看看《說文解字》中說:「信,誠也,從人,從言。」以及《論語.為政第二》,原文寫道: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距離我上次發表政治立場的文章已經過好多年,期間自我期許能夠減少立場衝突、增加理性討論而不斷地避免與其他人談論政治敏感議題,卻不自覺的踏入以前厭惡的「政治冷感人」。而在這次大啖芒果乾之餘,我決定挺身而出,這番言論絕對會影響我日後進出中國時的社群審查,但是為了台灣、為了這塊生我養育的土地,是時候該出聲了。
推薦閱讀
我曾是國民黨員,但這票真的投不下去——投蔡英文沒含淚、沒委曲求全!他曝:誰都可以贏,但台灣不能輸
【網:這才是總統格調】韓國瑜批黑鷹事件「台灣中邪」,蔡英文反謝在野黨:選舉能停,國家安全不能停
【我用鏡頭觀察蔡英文一個月】表情可以鎖起來,但眼睛不會說謊!攝影師曝:她眼睛裡有「台灣」
(本文經原作者 Alejan Zender Liu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總統府 flickr,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