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蘇花改) 6 日全線通車,不僅比蘇花公路短了 18.6 公里,行車時間更節省將近 1 小時,常常跑這條路線的大貨車司機也頗有感觸,表示「蘇花改讓上班的路更安全」。

民眾享有當今的便利來自工程人員的辛勞。王復漢負責蘇花改中最艱難與關鍵的觀音與谷風隧道,在公路完工後,他吐露自己的最大遺憾,一起來看他的故事。(責任編輯:黃梅茹)

蘇花改谷風隧道民國106年間發生大規模抽坍,光是恢復到還沒抽坍前狀態就花了整整一年,負責監造的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經理王復漢手指地點為谷風隧道南口。首圖來源:中央社

站在貫通的谷風隧道裡,監造隧道的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經理王復漢感覺一陣清風拂過,那是只有打通的隧道才有的特權,更像是已逝的王復漢父親藉風鼓勵著兒子。

台 9 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蘇花改)全長 38.8 公里,共 8 隧道合計 24.6 公里,王復漢監造其中的觀音隧道及谷風隧道,兩隧道民國 100 年間陸續動工,王復漢 104 年間接手兩隧道工程。

他每天得忍受大量粉塵,回到家只剩眼睛和嘴巴是乾淨的

王復漢之前多半負責橋梁工程,這是他監造隧道處女秀。

他說,橋梁是「從無到有」,在空曠地建構出實體構造物,施工技術也能透過計算預估風險,工期、造價與人力等也較容易掌握,隧道則是「從有到無」挖空山,縱使有探測技術輔助,仍無法百分之百確認地質,不可預知因素相對較多,常做做停停,較難掌控進度。

觀音和谷風隧道都採鑽炸法,有時挖到一半突然感到炎熱,附近可能就有地熱,不時還有湧水和滲水,最令人難忍受的還是粉塵;王復漢說,鑽炸前要在斷面鑽孔埋炸藥,鑽掘過程粉塵飄散在空氣,開炸後造成的粉塵更難形容,「人當時是沒辦法馬上靠近」。

他說,須以風機把新鮮空氣打到工作面,擠出帶有粉塵的污濁空氣,施工過程還要戴防毒面具和眼罩,但不能戴耳塞,「機具靠近時一旦聽不到,容易造成工安意外,岩盤發出聲響也可能是崩塌前兆」。每次回辦公室脫裝備,只剩眼睛和嘴巴乾淨,清理耳垢成家常便飯。

雖再三叮嚀,觀音隧道早期仍發生不幸,當時空間狹小,2 輛貨車會車時未注意到工人、不慎撞上,送醫後仍回天乏術。王復漢說,「這是可預期的風險,不可歸咎天災」,事後也加強檢討,如車輛只能單側停放等,只要違反規定立即重罰,並要求包商提改善計畫,再不行就停工,才能確保安全無虞。

王復漢回憶谷風隧道的大規模抽坍現象

觀音隧道全長 7.9 公里,谷風隧道雖僅 4.7 公里,卻格外艱辛。106 年 10 月幾乎整月下大雨,中央氣象局接連發豪大雨特報,某晚工班發現谷風隧道南下坍方,當時已回宿舍休息的王復漢接到通知隨即趕往現場,聽見岩壁不時發出嗶嗶剝剝聲響感覺不對勁,加上天色已晚,立刻要求人員撤離。

蘇花改谷風隧道南下線民國106年10月受連日降雨影響,發生蘇花改施工以來最大抽坍事件,崩落土石約1萬立方公尺,坍方長度約300公尺,施工團隊花1年才修復。圖片來源:中央社。

蘇花改谷風隧道南下線曾在民國106年10月發生蘇花改施工以來最大抽坍事件,一部價值新台幣上千萬元鑽堡機及挖土機遭掩埋。圖片來源:中央社。

隔天會勘時,驚見整個頂拱崩潰,「原本挖空的隧道整個塞滿,還挾帶大量水分」,立刻先抽水,等到可靠近工作面時,再花 2 個月加固、補強與灌漿,建立安全工作區後才能接續作業。

當他完工時,父親已病逝看不到他的成就

就在王復漢忙著處理抽坍時,王復漢父親罹胰臟癌與病魔纏鬥多時,瘦到不成人形, 106 年 12 月 8 日晚間,他循著過往步伐到台北榮民總醫院陪伴當時已昏迷不醒的父親,凌晨回家不久後又接到醫院致電立即折返,「也許父親要等我到了,要跟我說再見」,王復漢父親隔天清晨辭世。

如果父親當時清醒,最後一刻想對父親說什麼;王復漢停頓半餉、語帶哽咽說:「很想知道父親會不會想跟我說什麼?非常遺憾父親一直沒有醒來,雖然我都在身邊。」

王復漢猜想,如果父親還有意識,會希望他轉做文職,除心疼兒子工作辛苦,也擔心發生危險;他也想對父親說,「我沒有讓你丟臉,我很努力工作,對社會也有些貢獻,希望沒有辜負你的期望,能以我為榮,但沒有機會了」。

站在谷風隧道裡的王復漢感覺到風,「不僅感覺風進來了,連隧道的磁場也變得不一樣」;王復漢說,谷風隧道光是恢復到還沒抽坍前狀態就花了一年,山神終於點頭讓隧道與大自然岩壁共存,遺憾的是父親等不到通車那刻,感受喜悅與成就。

圖為王復漢手機裡與父親吃飯時的合影。圖片來源:中央社。

推薦閱讀

【台灣開啟防肺炎金鐘罩】武漢不明肺炎已 59 例!蔡政府第一時間在桃機強化「豬瘟+肺炎」 雙防疫

台灣公路靠「她」減碳拿國際獎項!西濱公路 28 年終全線通車,背後功臣是「被土木業排擠的女性」

她一肩扛起南迴公路 340 人生命——全家睡工地 6 年,台首位隧道工地女主任打破「女性不能進隧道」禁忌

【台第一位風機維修女技師】每天爬 23 層樓高、耐 40 度高溫,首次爬風機被嚇壞卻打開「綠能」意識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蘇花改英雄最大遺憾 父親等不到通車那天〉。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