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台北市長柯文哲 17 日參加網路節目錄影,談及社會邊緣人話題時,他引用火災發生統計數據並指許多案件是自焚,脫口說出「自殺拜託去河濱公園,不要在公寓裡面自焚」、「自殺拜託吃安眠藥」等言論;儘管北市府再三解釋,柯市長是想強調「關心別人也是保護自己」核心概念,也從沒改變關懷社會弱勢族群,但仍引來失言質疑。
因為柯市長的頻失言,已經反映了某種社會現象。(責任編輯:黃梅茹)

台北市長柯文哲,首圖來源:中央社。
文/吳濬彥(民進黨青年發展部主任)
柯文哲最近在網路節目錄影時,提到台北市火警近來最多原因是自焚,並說「自殺拜託去河濱公園」、「你自殺,你能不能去河濱公園自焚,不要在公寓自焚好不好?搞得大家烏煙瘴氣」更說「自殺就算了,拜託你吃安眠藥,不要用自焚的」。
柯文哲同時說,因為後來發現 2017 年車禍傷亡人數降到最低,2018、2019年有上升,雖沒有其他縣市數字,不過在台北很多是社會邊緣人造成,就是酒駕、毒駕,還有超速、無照,查起來都是屬於社會邊緣人。
在更久之前,柯文哲將新移民比做物品稱「已進口」三十萬外籍新娘;針對遊民的部分,說「遊民洗乾淨就變遊客」、「流浪狗管理像街友定時定點餵,這樣會不會好一點?」房子給遊民住遊民不會去住因為遊民「喜歡在外面睡覺看星星。」
我想,說錯一兩句叫失言,一直失言不是失言,是本身品格與德行有問題。而這樣的人,代表了台北市,也代表了台民黨。
從柯文哲數次針對社會弱勢、新移民族群的發言,我想他看待人如同草芥一般是無庸置疑的,而這樣的人依然可以找到一批很有爭議,臭味相投、享有著共同價值的人,打著藍綠一樣爛的口號打算進軍國會。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政治人物不是把政治工作做好就好嗎?政治人物因為擁有巨大的話語權,容易使群眾模仿其言行,價值觀複製的效應可能帶給社會更好的或更壞的影響。
柯文哲的支持者得好好思考,放任柯文哲失言還在鼓勵柯文哲做自己的同時,別忘了他的政治發展,也是在具體實踐我們希望的台灣社會長什麼樣子。政治人物尤其身有公職,代表的從來不會是他自己,而是一個國家的公眾品格(public character )。目前看起來,整體輪廓是一個優越主義,展現在歧視女性、歧視部分族群與歧視社會弱勢上。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Line 好友 !
延伸閱讀
「2014我們挺柯文哲都沒錯,錯的是後來改變的人」一一柯文哲和民進黨分手,到底是誰的錯?
【白綠不合作是民進黨的萬幸】從柯文哲連罵陳菊一個月,看出他嗡嗡嗡的「性格盲點」
【網笑:阿拉伯不能有柯粉嗎】柯文哲粉專 50 天退讚 16 萬,竟 2 小時狂增 7000 阿拉伯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