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首圖來源:中央社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 9 月 24 日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雙邊會談,此次會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重申且更新「新加坡與美國1990年簽署的雙邊防務合作協定」,這項協定使美軍在2035年前,都能繼續使用新加坡的空軍與海軍基地,也凸顯了新加坡對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戰略,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新美軍事合作可回溯至冷戰末期
據外媒《The Diplomat》報導,新加坡與美國一直以來都維持緊密的軍事合作關係,早在1990年,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與美國副總統奎爾就簽訂了為期15年的備忘錄,規定新加坡提供空軍與海軍基地,作為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部署,並為美軍過境人員、軍機及軍艦等提供後勤支援與燃料補給。
當時逢冷戰末期,美軍撤離了多個為防堵蘇聯而部署在亞洲的軍事基地,而與新加坡簽訂的這項備忘錄,恰巧確保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此備忘錄也在2005年續簽,依據該協定,美國不僅輪流派遣戰鬥機至新加坡進行訓練,更將多艘瀕海戰艦部署至新加坡。
再續簽15年,變動與挑戰隨之而來
雖然新美雙方長期在軍事上緊密合作,這次的續簽也反映了兩國在經濟、安全、貿易上的發展持續增進,不過隨著中美貿易戰延燒、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到來,以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即將引退等各種因素影響,再加上今年5月新加坡與中國也簽訂了雙邊防務協議,顯示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正在逐漸轉好,都增加了新美之間未來合作的變數與挑戰。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新加坡對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勢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完成續簽之後表示:「這項協議再次重申了新加坡扮演著深化美國與東南亞及亞太地區連結的關鍵角色。」
而未來新美雙方,甚至是整個亞洲地區會有什麼樣的發展,都會是未來國際各界矚目的焦點。
延伸閱讀
【台灣的真正重點不在台積電】美國在乎台灣不只因半導體,而是制衡中日的「地緣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