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民主究竟能不能當飯吃?有網友上批踢踢 PO 文分享,與中國人討論「為何中國排斥民主」時,對方總以「中國人太多、民主起來不好管理、不利發展」等理由搪塞,還勸台灣人摒棄民主,加入獨裁中國一起拚經濟!

可本文作者不服氣,用一張圖解釋「獨裁富不起來」。(責任編輯:黃梅茹)

中國街景,首圖來源:Scott Meltzer, CC Licensed。

文/ckbdfrst

民主程度(要中等高等以上)就是絕大多數國家富裕的過程以及結果,而台灣、新加坡只不過剛好是全世界少數例外成功的幸運國家。

以圖表為例(請中國人不用再挑國家了,表上已幾乎全部國家,不用再辛苦的挑),人均 GDP(PPP)與民主指數的關係:

2018 年的民主指數排名,圖片來源:作者截自 World AuditEUI經濟學人。

民主程度是下方橫軸,越右邊越不民主,越左邊越民主。

不民主的國家,全是窮國,只有 5 國例外,其中 1 國是新加坡,4 國是中東產油國。中國人卻把極稀少的例外當成鐵律。

全球國家假設為兩邊,一半偏民主,一半偏獨裁,右半部(右半部就是不民主國家),只有 1 國勉強富裕(人均 GDP 超過 2 萬)。

也就是說,不民主國家只有 1 國勉強是富裕的,「獨裁根本富不起來」。那麼,民主自然就不是富裕的結果,而是富裕的正常條件。

另外,只有 5 國例外,但目前不民主的國家要富裕,也有 1 個必要條件,就是「親美」。台灣經濟的成長過程,就是親美的幸運國家。也與中國完全不同。

以成功進入 GNI(《BO》編按:國民收入)高收入國家的概率而言,民主國家成功機率為 50%,強人威權國家成功概率為 5%,共黨專政國家成功概率為 0% (目前所有共黨專政國家中越寮朝古全都是人均窮國)。

中國在最上面圖表的位置,約在橫軸的 130 名左右(中國的民主程度約排在 130 名),中國的人均,不論是 GDP(PPP)或概念不盡相同的 GNI(收入),全都仍然很窮,在圖表中只有 8 千 9 千,橫軸 130 中間那個點就是中國了。

中國人的問題在於他們要挑國家,但永遠不挑獨裁又失敗的國家,請維基「現代獨裁者及獨裁政體列表」,不要挑,直接列全部,看有多少機率是成功的,目測全都窮國,成為富裕的國家約 5%,超低,一眼望去垃圾感。

與台灣兩蔣同期的菲律賓的馬科斯(馬可仕)獨裁數十年,菲律賓可沒變富裕。印尼的蘇哈托蘇卡諾接連獨裁,印尼富到哪了?北韓金家獨裁,有比南韓富嗎?中國就更不用說了,窮逼八卻宣傳以為自己富了。

一張圖就解決了。

延伸閱讀

【中國留學生神回美國人】中國不怕學生出國「被民主召喚」?中生秒回「經濟好」缺民主不要緊

【台灣沒入聯,做的還比中國好】台近 10 年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不到 1%」,效果狂勝中韓與新加坡

中國變有錢了會不會走向民主化?美學者從經濟學觀點告訴你:永遠無法

(本文經原作者 ckbdfrst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Scott Meltzer,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