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2020總統大選戰局混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退出 2020 總統連署競爭後,大選再度回到藍綠對決,但郭台銘不選,真有助於整合國民黨的選票嗎?

根據綠黨最新民調,再郭董暫時退出戰局後,總統蔡英文的民調大勝韓國瑜近 17%,甚至傳出,有郭粉在網上表明「 絕不投韓國瑜」,為什麼會這樣?韓市長的選戰策略該怎麼調整?(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王舜民(成大法律雙主修政治、成大零貳社)

去年縣市首長大選之後,韓國瑜和他的支持者(稱為韓粉)與國民黨的距離漸行漸遠,國民黨支持者排斥韓粉的過激行為;韓粉認為他們是被國民黨遺忘的一群,覺得國民黨並沒有給予韓國瑜支持和資源,兩者的對立衝突不斷的升溫。本文嘗試使用民粹主義的觀點,去闡述韓國瑜和國民黨目前面臨的窘境。

在進入到分析之前,可能需要先對民粹主義作出定義,而本文引用普林斯頓政治學教授 Jan-Werner Müller的看法,將民粹主義的基本特徵分為如下三點:

一、區分真正人民的邊界

民粹主義者會區分出誰是「真正的人民」,誰不是真正的人民,而是「人民的敵人」。這個邊界的區分,並不是基於實證經驗,而是道德上的界定。因此,民粹主義者必然會具有某種排他性的認同政治傾向,民粹主義者當中的人民,是從公民全體所萃取出來,被假設為道德高尚,全體意志一致的一個整體。

像是韓粉認為自身是庶民,是中華民國的擁護者,努力工作而被社會遺忘沉默的多數,並且認為自己是遵循儒家文化,傳統價值的衛道者。因此,任何與韓粉不同的意見,都會被界定為對「真正的人民」的反對,對中華民國的挑戰,反對者是在批評沉默的人民,是道德敗壞的個體,是人民的敵人。

所以,民粹主義者強烈的排他性和攻擊性,就注定他們沒有辦法接受任何妥協,以及沒有辦法與任何人、任何團體合作。

二、批判菁英以及現存政治制度

民粹主義者會主張,菁英和制度是腐敗的、不道德的、意圖不正當奪取廣大人民的利益。在尚未掌權時,民粹主義者會說,其他競爭者都是不道德而且是腐敗菁英的一環,他們不承認任何合法的反對者,任何反對他們的人,就不是屬於真正人民的一部分。

即使民粹主義者掌權,成為體制內統治菁英的一部分,他們也不會批判到自己,因為民粹主義者會持續宣稱「危機」仍然存在,「人民的敵人」的陰謀仍處處危及國家,所以他們會代表「真正的人民」,繼續與之奮戰;因此儘管掌權了,民粹主義者仍需要持續分化「真正的人民」與「人民的敵人」。

韓國瑜將他的支持者塑造成「真正的人民」,而韓國瑜自身就是「真正的人民」的代表者。在當選高雄市長前,韓國瑜支持者將他的對手(陳其邁)形容成腐敗菁英的繼承人,批評對方父親的貪腐行為,製造文宣大量傳播,將對方父親的錯誤加註在沒有犯錯的陳其邁身上,影射陳其邁為權貴政治體系底下的受益者,而韓國瑜作為救世主,代表庶民要擊敗這種奪取廣大人民的利益的結構。

在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他持續宣稱「危機」仍然存在,整個政府的腐敗體制還在繼續攻擊他,「座車被裝了監聽器」、「國家機器動得很厲害」,韓國瑜嘗試用這種方式,持續分化「真正的人民」與「人民的敵人」,同時打擊反對者和鞏固自身支持者。

三、有原則的反多元主義

民粹主義者會排斥多元主義,但是他們是有原則的反多元主義,他們並不是反對所有的文化,而是有條件的反對,民粹主義者會根據自己內心的道德標準去判斷一個文化的高尚與否,民粹主義者願意去接受那些他們認為高尚的文化,而去排斥那些根據他們道德標準判斷後,認為低落的文化。

以韓國瑜為例,可以從很多他的發言中看出其對東南亞文化的鄙視,他曾經說出「瑪莉亞當老師」、「鳳凰出去,雞進來」等言論去歧視東南亞的文化,但是他並不是反對所有的多元文化,韓國瑜提昌雙語教學,甚至認為英語教學比起母語教學來得重要,西方的文化價值在韓國瑜眼中,比起東南亞文化甚至臺灣本土文化更值得效法。他在心中有一個道德價值標準,去判斷一個文化的高尚或低落,韓國瑜並不是反對所有文化,只是反對不符合他價值的文化。

民粹主義就是借著民主,行威權之實

以上種種,我們不難發現,民粹主義者就是假借著民主的名義,卻行威權之實。任何對民粹主義者有反對的聲音,都會被打成是「人民的敵人」,而民粹主義者做的政策或是決定是不會出錯的,因為他們代表著「真正的人民」,「真正的人民」是永遠不會出錯的。

民粹主義者會去攻擊那些與他們不同意見的人或群體,不只言語或肢體層面的攻擊,掌權的民粹主義者還可能使用歧視性法律的方法,來打擊反對者,因為只有某些人(真正的人民)應該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那些不屬於人民,都應該被嚴厲對待。

民粹主義者的核心目標就是延續他們的政權,他們不僅僅打壓反對者,歷史上民粹主義者掌權後,像是法國大革命的羅伯斯比還會採取國家殖民的方式,用各種立法或行政手段,削弱原本民主制度中的權力分立,試圖讓自己的個人或政黨影響力延續下去。例如修改任期、修改憲法、修改公務員甄拔方式(選自己人進入行政體系中)、修改法律中對新聞報導的限制(傷害秘密、顛覆國家罪、更寬鬆的逮捕起訴條件)等。民粹主義者也經常使用大眾侍從主義,與自己的支持者進行利益交換或政治分贓。

這些延續自己政治權力的方法不是民粹主義者的專利,世界上或者歷史上很多威權國家也是採取這樣的統治方法,只是民粹主義者緊抓著民主的外衣不放,假裝自己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就能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獲得更好的資源,但民粹主義者分裂人民和延續統治的方式,都是在從根本上的摧毀民主制度,所以民粹主義不應該只是民主制度底下的一個陰影,從本質來看,民粹主義就是威權或獨裁的化身。

民粹=威權,所以民粹主義者只能是獨行俠

韓國瑜和他的庶民們,將自己描繪成唯一具有代表性的人民,庶民認為他們是真正的人民,彼此共享著同一個價值,並且有共同的意志。任何意見或價值與韓粉不同的人,都不再是人民的一環,不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甚至是人民的敵人,有不同的聲音就是在質疑人民,而人民是永遠不會犯錯的。

所以韓粉有著強烈的攻擊性和排他性,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妥協,不能接受任何立場些微的不同,甚至只要沒有積極表示支持,在韓粉眼中也是不忠誠的代表,也會被他們攻擊、排斥。

所以韓國瑜不管做甚麼事都是對的,因為他代表著庶民,而庶民是不會犯錯的。所以馬英九會被攻擊,因為他沒有百分之百的支持韓國瑜,他的發言被打斷在韓粉眼中是理所當然,庶民的代言人韓國瑜要上臺代表人民發言了,馬英九這個透過腐敗制度當選的權貴總統還不趕緊讓出位子。

所以民粹主義者只能是獨行俠,他就算組成政黨,也只能是一人政黨,因為民粹主義的本質就是威權、獨裁,而政黨是一群政治目標相近的人的集合體,目標相近,代表著還是有些微不同,可是民粹主義並不允許不同存在,將所有的不同都認為是人民的敵人。

韓國瑜跟國民黨的尷尬窘境就是源自於此,庶民們,或者說韓粉們,他們不會認為自己會犯錯,也不能接受任何反對他們群體的聲音,甚至只要不積極支持,就會被他們打成敵人,韓粉的排他性與攻擊性,甚至連韓國瑜都沒辦法解決,因為這種態度,是深植在民粹主義心中的本質。

韓國瑜可能也不想解決韓粉的這種特性,因為就算他沒有選上總統,只要倚靠著百萬韓粉,之後在臺灣的政壇也是呼風喚雨的人物,但是,如果韓國瑜真的想要選上總統,國民黨的資源和對泛藍選民的號召力,是韓國瑜勝選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而國民黨也沒有辦法拒絕韓粉的吸引力,這股勢力運用得當,對於未來國民黨的選舉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因此,儘管韓國瑜與國民黨是彼此吸引,而且希望借助彼此的力量來獲得總統大選的勝利,但是,民粹主義的本質是一種威權,本質決定了韓粉是如此的具有攻擊性、排他性,甚至帶有對韓國瑜的個人崇拜,導致了這些日子以來,韓粉跟國民黨的摩擦,也導致兩者的整合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並且不可能有成功的一天。

除非,國民黨成為韓國瑜的一人政黨。

後記:其實國民黨最近有努力在做整合,透過黨紀約束、開除黨籍,去塑造韓國瑜在國民黨內崇高的地位。可是目前看來,這種方法似乎落得兩面不討好,韓粉還是想要更多;而不能有任何一點反對韓國瑜的聲音,這種約束的方法讓某些國民黨支持者感到很灰心,韓粉與國民黨的整合現在看來還是遙遙無期。

推薦閱讀

【網友瘋搶小英的人蔘第 1 次】辣台妹自辦網紅見面趴!邀 9 位 KOL 共辦社群之夜,門票 3 分鐘內被搶光

【來自郭粉的含淚告白】這次我無法投國民黨!「韓粉讓我覺醒:政黨忠誠綁架是非判斷」

【只要 2 分鐘!連署台德建交】德國民間發起「3 理由」請願書,說服德國與「民主國」中華民國台灣建交

(本文經原作者 王舜民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 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