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學季陸續傳出,國小彩虹媽媽進入校園倡導反同、反性別平等等觀念。其實早在2014年,就有報導指出,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基金會在國小校園,宣導「守貞教育」,今年也陸續傳出,彩虹愛心媽媽假借說故事名義,偷渡宗教言論,甚至灌輸反同、反性別平等的觀念,讓許多家長憂心不已。

志工團體進駐校園所教導的課程,究竟有沒有審查、監督機制?

彩虹媽媽教材談「守貞教育」引來家長反彈。首圖來源:番紅花臉書

「守貞教育」暗藏歧視女性觀念

今年9月15日,有家長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小學六年級的女兒回家轉述在上課前,彩虹愛心媽媽的課程裡,提到「你的第一次,你的貞操,是你送給丈夫的禮物」,甚至「愛心媽媽在課後會發一種可愛、好吃的『漢堡糖』讓她很期待」、「小六女兒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回家特地轉述給我聽」,讓該名家長錯愕無比。

這名家長在臉書上公開指出,有心團體利用「志工」名義,在教材中教小學生,對婚姻要有浪漫憧憬,甚至灌輸荒謬的「守貞教育」,讓家長痛批「第一次是你送給你丈夫的禮物」的言論,根本充滿歧視女性的意味,她同時提醒所有家長關心並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到底接收那些教材。

家長、議員要求檢視教材遭校方拒絕

對此,新竹縣議員余筱菁9月6日就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今年開學季,她陸續接到許多家長的陳情,表示學校的早自習時間有許多「彩虹媽媽」志工,假借說故事的名義,灌輸守貞及反同等觀念給小學生。

余筱菁到國小要求檢視教材,看到教材內有基督教相關的宗教字眼,但校方一直以智財權等理由,不願提供內部的教材讓教育處及議員帶回去審閱,議員表示,整整二到五年級的課程只看到一半,因為時間已晚,校方也表示可以明天再來看,她就先行離開,但隔天到校時,卻被校方以「家長強烈反彈」為由阻止。她質疑:「校方主任口口聲聲說『這些教材不會有爭議』,那沒有爭議,到底有什麼好不能看的?」

教育處:該教材未經審查程序

面對質疑,據《自由時報》報導,新竹縣教育處表示,學校針對志工內容課程,均須經過領域會議或課程發展委員審查,並由教師及該團體志工共同進行備課,以檢視課程內容的適切性。

教育處也說明,教材內含宗教內容確實不妥,而新竹縣議員余筱菁質疑的教材,也未經過審查。不過目前志工家長在學校所進行的服務、教材及教案,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範;同時,教育單位不管是學校或主管機關,也缺乏相關監督機制。

臉書粉專「吳少喬,我是女同志,也是媽媽」就指出,許多家長針對彩虹媽媽的教材,詢問了家長會、校長,甚至向市府申訴,最後得到的回應都是在互踢皮球,她因而呼籲教育局應該訂定相關法規來管制「彩虹媽媽」。

推薦閱讀

【中國人中秋吃「人造肉」】中國豬瘟沒真肉可吃!首款「人造肉月餅」3 千盒上市秒被搶光

【索羅門 9 成民壓倒性挺台】傳友邦索羅門將轉向與中國建交!索國民眾嗆:中國只想壓榨賺錢

【中國留學生神回美國人】中國不怕學生出國「被民主召喚」?中生秒回「經濟好」缺民主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