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的建設速度比許多國家都來的快,像是北京到上海的高鐵從設計到完工只用了39個月,此外手機支付、人臉辨識等科技系統也廣泛運用在生活中,給人民帶來諸多方便。但在這些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否直接犧牲人民的權益呢?

就讓我們來看一份來自綠黨新科市民代表到中國的考察筆記,探討快速進步的中國,真的讓人民過得更好了嗎?(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Dennis Jarvis,CC licensed。

文/陳冠宇(綠黨中執委、竹北市市民代表)

中國光鮮亮麗的建設,對人民來說真是件好事嗎?

不知大家是否常聽到:「中國建設真快」、「支付寶真方便,台灣還在用紙鈔」、「人臉辨識系統直接開門」、「中國政府比較有魄力,社會很安定」……等等對中國歌功頌德的話,有甚麼感覺?

作為新科市民代表,目前正隨著竹北市民代表會,來到中國東北進行考察。確實,從城市到鄉里,都能看到滿滿的標語在激勵著人心、與各項大興土木的工程,彷彿感覺這國家無時無刻都在脫胎換骨。整體的氛圍,就是所有的居民,都在為這「甦醒的巨龍」、「新中國」感到滿滿的自信與驕傲……甚至都要漫出來了。

這幾天觀察下來,確實佩服中國在硬體方面的進步與成長,關於「豆腐渣」工程的諸多批評,或有過度渲染之嫌;但光鮮亮麗的建設之下,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又是什麼?在這些生活之中,政府的高效完工、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自己從事民代一職後,面對建設牛步,最大的時間成本,正是溝通。例如,一塊農地被劃為其他預定後,行政單位要依法排定期程公告、詢問,然後開說明會……不管面對後續配套質疑、民意代表建議,甚至是居民反彈抗議等等,一個預定地計畫案,搞個十幾二十年無法動工,是常有的事情。

這些時間成本,為的就是讓所有受影響的民眾,能有機會陳述意見、並同意行政權的決定。當然,還是有強渡關山,橫行入灶的狀況,例如「苗栗縣大埔張藥房」事件。

而在中國,這個極權專制、一黨領政的中共政府,政府開一個價格或條件徵收,不管喜歡與否,都必須照單全收,而社會整體氛圍也認為這是「新中國」前進必要手段。無關個人意願,想不想搬遷、以後的生活容不容易、祖產是不是能隨意變買……等等,國家進步總有少數代價與犧牲,沒人能倖免,大家就一起乖乖成為進步底下的「基石」吧!

手機支付是帶給人民方便,還是人權的侵害?

不只是政府的專斷獨裁,壓制了個人的自由和基本權利,因為便利而衍生的社會控制,也是另一種人權侵害。舉例而言:手機支付確實能省下不少麻煩,但當「政府」認為你有罪的時候,那反而成為最佳定位的捉捕工具;今天王先生早上在瀋陽買了顆水果,下午則在敦化市吃飯,晚上入住吉林市飯店……諸如此類的詳細資訊,每天都在網路監控下真實上演。當然,你也可以帶著現金跑路,而中共也建置了強大的監視器:「天眼系統」,讓每個人出入各場所都無所遁形。

想起前陣子,中國四川發生地震,結果某學生宿舍的學生全都卡在門口無法迅速逃出,因為要花時間人臉辨識才能出去,看似可笑,但在中國這樣的便利與隱憂,完全不需要經過社會討論跟民眾授權,政府便能恣意行事,一意孤行。這難道還不能彰顯「民主」的價值嗎?

面對監控系統,不做壞事就沒事了嗎?

或許有人會想:「不要做壞事就不會有事啦」。很抱歉,黨說你有罪你就是有罪,整體社會氛圍也怕沾惹麻煩,認為一定是你的問題,不然政府幹嘛抓你?所以大家都閃你閃遠遠的。

此行,我們的地陪導遊為例,因為姓名裡有個「英」字,所以原本綽號叫做「小英」;隨著蔡英文上任後,以及受中國打壓而關係惡化,這一綽號也因為過於敏感、怕招惹警治單位關注,會惹來側目。導遊因此不斷提醒我們,不要再叫他「小英」。這只是一個案例,但背後要呈現的是,整體社會充滿著不信任感、以及無窮無盡的自我審查。

對大部分人來說,一個國家的「進步」,硬體固然重要,但會讓人選擇是否願意留於此地長居生活,蠻大部分是因為社會氛圍跟制度保障;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記得有次跟某中國民眾聊天,隨口說到:「你們中國……」他馬上嚴厲反駁:「什麼你們中國?是咱們中國,你們還是一省呢!」這讓我後續跟任何中國人聊天,都會更加注意小心並帶有壓力,再加上一早醒來,伴隨著的是沿途的汽車喇叭聲、是民眾的喧嘩叫罵……讓我突然好想念台灣的社會素質。

來中國考察不到數天,我不但沒有「回來祖國」的感覺,反而因為兩岸考察而發現到這些不同國情,讓我更加思念台灣了。

推薦閱讀

【綠黨專欄】一個支持《礦業法》修法的理由:別讓外國人把台灣當成「獨裁國家」

【綠黨專欄】中國解放軍本意是「解放被剝削的工人與農民」,但去反過來「禁港人解放自由」?

【綠黨專欄】台灣選舉只剩統獨?小黨「染綠後」的自白:主權穩定下,求其他公民議題的討論空間

(本文經 綠黨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菜鳥民代看中國:考察筆記搶先看〉。 首圖來源:Dennis Jarvis,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