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近期,中美兩國讓貿易戰戰況升溫,美國總統川普 8 月 23 日宣布,對價值 55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提高 5% 關稅,還下令要讓美企撤出中國,以展現自己對中國強勢的決心。
許多人把美國當前政策,解讀成川普想靠削弱中國達成「讓美國再次偉大」,作者卻認為,中國只是美國在這場局的前菜,幾年後還有更多舉措,而台灣還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責任編輯:黃梅茹)

總統蔡英文,首圖來源:中央社。
文/正白奇 from 水鏡政經學院
前文提到:以地球為盤的大棋局,有能力下棋的國家只有美國、俄、中、印、德、法,而俄羅斯則是美國唯一的競合對象。
美國對外政策大轉彎!主因是原本的陽謀已不合時宜
陽謀殺傷力通常大過陰謀數倍,而且也比陰謀更難以防禦。
研究地緣政治的多少都聽過波蘭現實主義大家-Brzeziński(《BO》編按:美國著名國際關係學者),他不僅是卡特(《BO》編按:美國歷任總統)的頭號智囊,其學說更被喬治城外交學院奉為圭臬。
外交學院的學生有誰?軍隊重要成員、智庫學者、諮詢公司顧問以及國務院人員預備庫,簡單說國務院上下多數成員都是奉行陽謀大師的理念,而這就是我覺得最可怕的一件事!
陽謀學說中,把台灣當成可放棄的區域,必要時刻得放棄,與中國達成進一步良好的關係。這邊指的是類似美、日、韓的三方關係。幸運的是習上台後不再奉行韜光養晦政策,並進一步踏入美國準備好的陷阱。
即前文提到的:一旦中國露出敵意欲取代美國,那麼得讓中國把精力放諸四海,耗費其資源、國力。於是開啟一帶一路大撒幣年代,德、英、法、加、澳帶頭下世界各國紛紛加入響應。
2011 年,美國其實已經察覺中國的意圖,但陽謀大師仍堅持自己的看法,直到他過世,川普才開始將國務院眾多幕僚放逐到喬治城說書。
習近平上台,帶給台灣威脅與轉機
我們正處於一個最壞的年代,同時也是充滿希望的美好年代。台灣很幸運,胡錦濤後接棒的是習近平,薄熙來政變失敗其實是則好消息,政爭高手不代表執政能人,有頭腦的野心家上台對台灣的威脅只會更大。
我們提到西方通常會講歐美,早期泛指歐洲與北美,但這十幾年已變成歐盟與美國,為何不是講歐英、歐加或歐澳?因為世界的秩序是由這幾個國家帶來的,從早期的英國道現在的美國。
不願遵守秩序的後果便如中國。提到中國各位或許很難想像,畢竟媒體整天都在播報中國多先進、多富裕、多強大,但沒有媒體敢播放中國已經在部分區域,開始印刷糧票、豬肉票、油券⋯⋯等。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走盡,一如 1980 年代後的日本走向老人化國家,而一胎化更難人口結構難以回頭。
限量是殘酷的,要挽救國力,消滅老弱人口將是必然,無論是紅區黨或白區黨執政!
國際市場走勢,往往與散戶相信的背道而馳
巴西農民認為中國會繼續加大購買黃豆,用力投資在黃豆上。然而對岸豬肉價飆高、糧食價也飆高。中國 PPI 指數、工業出廠價格與購進價格、進口成長率都已經顯示經濟下行,這意味著中國的消費力將降持續下降。
經濟下滑、通膨攀升,這是停滯性通膨起手式,輔以升溫將近沸騰的貿易戰。這是川普今年第二次使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的主因,上次動用的對象叫伊朗,美國企業以全球為市場,當中國的市場發展不再,推動美企退出中國將不再有阻撓,甚至民主黨可能會有加碼動作。
要小心的是,從中國外擴的停滯性通膨後緊接著是通縮或惡性通膨(如:委內瑞拉),我們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儲藏足夠的資源以對抗通縮。
台灣應該堅定與海洋國站同陣線!讓 MTGA 成為事實
選擇陸地陣營的韓國,現在的慘況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原因及影響可參照前文。選錯人的代價如此之大,同樣選對人,就可順勢而為。
台灣只要把握好既定政策、堅定地站在海洋國加一方,MTGA(《BO》編按:Make Taiwan Great Again)很快會成為事實,美日貿易談判更進一步宣示美國將重返 TPP(《BO》編按: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簡單說下個步驟就換台美 FTA(《BO》編按:自由貿易協定),美國會把韓國訂單放到台灣,到時台灣的中產階級將會再次偉大,而薪資能否追上日韓就得看企業主怎麼分配果實。
很多人錯誤解讀美國的政策,誤以為 MAGA(《BO》編按: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就是依靠中國資源來達成,殊不知中國只是前菜,後面數十年還有更重要的步驟,而台灣此時亦佔有重要地位。
從去年至今年點過香港是正式「瓦解」中共政權的起點,在北文南港接力下,台灣獲得寶貴的發展機遇,本屆政府把握的其實很好。
當然,或許有些人會詬病內政,比如沒有積極打房。關於這點必須說明一下,打房很簡單,但是後續效應會讓台灣丟失大部分的財富,原因在於人民跟財產跟房地產綁得太深、過往政府官商勾結踏太過,一旦房地產崩潰,多顆地雷圍剿下金融業將紛紛破產,屆時國人勢必得繳納大筆稅金幫金融業擦屁股。金流斷鍊下將企業倒閉的惡性循環,引發失業潮危機,對年輕人更加不利!
避免擾亂金融秩序金額消音,台灣不宜參與降息
2015Q1 是中國股市高點,而當時報章雜誌統計已確認的對中壞帳已達 N 萬元。現今新聞媒體保守估國人持有的中國資產 N 萬元,而中國經濟崩潰是確定的,壞帳爆發同時房地產又崩跌,將帶動台灣本土金融海嘯,股市也隨之崩跌,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
這也是為何全球央行大隊接力降息的此刻,台灣不宜參與。
原因就在這:台灣透過調漲基本薪資、擴大內需來促成溫和通膨,並且要限制住房價上漲,如此才能讓債務負擔下降,應付接下來的超級風暴。所以金管會也提出法案,讓鮭魚們把資金存入銀行幫忙緩解壓力。只有健全的財政,台灣才能迅速擺脫接下來的通縮,搶占全新貿易組織、新的地球聯邦的重要前列名額!
貿易戰升溫與貨幣放水的景氣拉扯
鮑威爾日前繼續與川普聯手上演一齣好戲。前文提過 FED 仍在升息循環階段,一旦連續 2 次議息會議都降息,無疑會大大損傷抱威爾的公信力,因此不太可能在 9 月繼續降息。
除非,市場能幫 FED 找到完美的理由,單憑一個利率倒掛似乎不夠,就算 9 月道瓊跌破 25000 點也不太夠,因為即將卸任的德拉吉將在 ECB9 月會議上幫拉加德掃平降息障礙,而上週掌管歐盟錢袋子的德國,也釋放同意降息訊息便是降息的有力證據。
流動性充足下,FED 不太可能會連續降息,故川普 10 月開徵的 30% 關稅便可成為降息的有力理由,一旦美國降息,BOJ (《BO》編按:日本銀行)也將迅速跟進,石油美元 2.0 版本中,美國必須增大波動搶占分額,接下來的低通膨將促使各國央行不得不弱勢對抗低通膨,緊接而來的全球停滯性通膨,亦是 MAGA 的重要步驟。
最後,周一大跌不代表本週是空頭週,更不代表 9 月將是空頭月。若 9/1 關稅照常課徵,市場恐慌程度將加劇,美股會加大跌幅逼迫 FED 降息,若 12 號 ECB 降息後仍未止跌,FED 可能會有所動作,台股證劵劃撥帳戶的兩兆餘額資金,也有機會隨之反攻⋯⋯
延伸閱讀
【韓股憔悴給台灣的警惕】中國佔南韓出口 3 成:越依賴中國、傷得越重
【川普嗆:我們要「稅」翻中國】川普深夜突襲習近平!全面加徵中國 3000 億商品「10% 關稅」
【斬斷親中政客對貿易戰的危言聳聽】台商回流,彌補台灣投資不足的經濟困境
(本文經原作者 水鏡政經學院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中美貿易戰升級的現在式與台灣的未來式〉。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