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由於網路世代崛起,很多人漸漸沒有看電視的習慣,但為什麼台灣還是有不少老人喜愛用電視看新聞,並似乎對新聞內容深信不疑?其實是有原因的。(責任編輯:謝佩如)

圖片來源:中央社

老一輩的人,會因為看了電視新聞就相信,是有原因的。

電視出現是戰後的事,台灣 1962 年才有電視台,197x年才有彩色,而且這是指「電視台」,一般民眾要到 1970 年代中期以後,才開始有「看電視新聞」的經驗。

早期電視新聞的用語是非常菁英的,也就是說,一般人是聽不懂的,只有受過教育的少數人,才聽的懂電視新聞在講什麼。

在那個時代,擁有電視代表著經濟程度高人一等,看電視新聞代表著文化程度高人一等,電視會發出聖光。

在這樣的情況下,光是能夠「聽懂電視新聞並且轉述給其他人聽」就是不得了的資訊領先優勢了。看電視是一種展示階級地位的行為,看電視新聞則是「接受」的過程,現代人習慣的「一邊看一邊聽一邊思考」的同步資訊處理,對他們來說根本是超過腦力極限的不可能的事。

老一輩的人,到現在都還以為電視新聞是「領先指標」,頂上有聖光,還以為「沒讀書也要看電視」是對於這個領先指標的肯定詮釋。他們對於電視新聞,習慣於「努力理解並接受」,頂多只是從「全部相信」轉成「只相信和自己相同立場的新聞台」這樣而已。

就我的觀察,這個「相信電視新聞」的年齡界限大概就是電視出現的時間,1962 以前出生的,幾乎都沒有辦法質疑電視新聞的內容,1980 以後出生的,則幾乎都沒有辦法相信電視新聞的內容,介於中間的世代,就是我這個世代,則是兩種都有。

推薦閱讀

【借鏡美日「冷靜」選舉文化】韓國瑜和柯文哲上任 240 天,是誰玩 low 了台灣政治文化?

【更美更強的新身分證】蘇揆核定身分證有「國旗、國號」,砸 40 億加入「晶片」護個資

【網:我 think 這個不太 good】韓國瑜在美商演說狂烙「晶晶體」,稱中華民國是美最佳夥伴

(本文經原作者 Hao Chuang臉書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