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蔡政府推動婚姻平權後,黨內路線開始分歧,不少支持台灣主權的獨派團體,開始醞釀要「反英」,甚至轉而跟「支持國民黨的男同性戀者(簡稱藍甲)」變成好朋友。
但,深綠獨派不管主權或性別意識,都和「藍甲、紅甲」對立下,為什麼卻能在選票上意外地產生結盟?(責任編輯:謝佩如)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易俊宏(綠黨中執委)、張竹芩(綠黨中執委)
先從「藍甲」談起。
近幾年,台灣對「多元性別」的議題關注不少,「藍甲」一詞,也開始廣泛出現,指的是「支持國民黨的男同性戀者」。這個稱呼是來自於國民黨的黨色、加上台灣人以「甲」的台語諧音來戲稱 gay 而來。
但是為什麼只有「藍甲」、卻沒有「綠甲」呢?因為關於性別友善的議題,民進黨一直都是相對友善的,從長期支持婚姻平權的諸位立委,到蔡英文總統2016的競選政見,都可顯見此一態度。因此支持性別平權和支持民進黨,是順理成章的交集,也就沒有特化的社會標籤出現。
但是蔡英文對婚姻平權的支持不僅導致了黨內的路線分歧,也使不少支持台灣主權的獨派團體醞釀著要「反英」。雖然性別議題是人權價值的彰顯,婚姻平權卻實在地衝擊了選票市場。在權衡之下,許多政客最終選擇了下一次選舉、而非下一代台灣。這件事情原也無可厚非:倘若未能藉由選舉獲得資源或影響力,理念再高只怕也是紙上談兵而已。
相較於民進黨,國民黨的態度顯得非常保守,甚至揚言:如果 2020 國民黨贏了總統選舉和拿回立法院多數,就要把同婚專法改回來。在2018年底的選舉,諸多國民黨籍縣市首長候選人,更是接連表態進入反對婚姻平權陣營。不可否認,雖然最後仍有幾位國民黨立委支持同婚專法,但也引來國民黨支持者「誰投同意票,立委就換掉」的撻伐。
在國民黨鮮明的反同立場下,「藍甲」便成為一種衝突的存在:「去支持一個歧視自己的政黨,是認為自己不配享受平等人權嗎?」面對這種質疑,「藍甲」們主要的回應則是:「國民黨也有挺同立委呀!」或「我更重視其他議題,例如台中的空氣或高雄的經濟!」
但我們認為,國民黨內的幾位挺同立委們並非在該黨的核心決策圈,所以第一種說法唯一成立要件,就是藍甲本身就是挺同立委選區的選民;而第二種說法邏輯上或許說得通,但在實務上進一步檢視,就可以發現: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高雄已經發了大財,或台中的空氣今年內有顯著地改善了。
退一步觀察,如何處理黨內的不同意見,也是判斷這兩大黨的價值路線的依據之一。關於反對專法的立委,民進黨提出修改版本、試圖找到最大共識,直至最後一刻,都沒祭出黨紀,而是由府院黨全員傾力出動來請託與溝通,這跟國民黨威脅以黨紀懲罰、甚至撤銷下一屆立委參選提名的方式來對待支持同婚專法的立委,態度截然不同。
深綠又反英,紅甲:負負得正
「藍甲」的存在,是用「性別議題」作為分野來檢視政黨偏好跟統獨光譜。但是在目前台灣的選舉制度之下,立場相異的群眾,卻會在選票流向上意外地產生結盟。
結盟的主因來自國民黨跟民進黨之間,還有一個很大的差異,那就是對中國的態度。「藍甲」或可宣稱:因為心向北京、期待兩岸統一,所以即使國民黨反同,仍可以繼續大力支持。但諷刺的是,共產黨相比於國民黨,對同志族群在態度上和立法上都更歧視與壓迫,這也是為何藍甲就算在邏輯上成立,卻還是遭致多方批評的原因。
前面的分析,是預設了:「人權為普世價值、而且人人都想追求公平的發展機會」。在此前提下,若有人願為次等公民、甘願送錢(納稅)受人歧視與霸凌,那麼此等特殊的人格傾向,就可能是「藍甲」存在的可能原因。藍甲甚至有極大可能會演化成「紅甲」。君不見中國的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對於維吾爾(新疆)、圖博(西藏)到香港的各式維權運動,北京政權都兇殘鎮壓。因此,若是藍甲慣於威權統治的內在人格特徵成立,那麼北京政府的治理方式,的確符合其對理想社會的期待,在與中國靠攏的趨勢下,藍甲便成為了紅甲。
弔詭的是,這群「紅甲」將會有一群好朋友,是準備跟北京政府對著幹的。這群好朋友就是所謂的深綠急獨派,他們主要是因為不滿民進黨政府的同婚專法、而醞釀出來的反英勢力,但是這群深綠又反英的人,為什麼會成為紅甲好朋友呢?這跟選制有很大的關係。
民主社會中的遊戲規則,就是藉由選舉來取得統治的正當性。選舉的結果,跟主權議題一樣、沒有模糊空間。而選舉結果就是在數票數,總是要有人當選的,就算真的有「選舉無效」的狀況,那也不過是再選一次而已。在選票市場是固定的狀況下,政黨勢力此消彼長,就可能產生「負負得正」的狀況:對「紅甲」跟「深綠」來說,雖然統獨議題互斥、性別立場也不盡相同,卻在選舉的競爭態勢下,意外呈現聯盟狀態。
但是 2020 的大選,若不支持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就等於在台灣主權的宣告上容許國民黨的親中立場出線。雖然親中不是深綠獨派的初衷,但是目前他們對蔡英文的反對,結果還是可能導致國民黨勝選,屆時若國民黨重返執政,即使是深綠急獨也只能服膺於選舉票數。
恐懼讓人忘記初衷
這群自我宣稱是深綠的支持群眾,有很多都是深信人權為普世價值、所以才會投身黨外時期的反對極權統治運動、而成為民進黨的資深支持者。這群人,或有基督信仰、或有異性戀男性的本位觀點來決定其政治偏好,其實都無可厚非;但不管是信仰或性別,若導致自我受限、沒有辦法跟上當代的人權觀念,並間接進導致台灣主權的丟失,這樣的代價,我們都承受不起。
對婚姻平權或是同志人權重要性的論述,從聯合國的人權公約、到相關的學術研究,文獻和報導都不在少數;但若未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無知、克服自己內在恐懼,這些文獻再豐富、數據再清楚,都無法抵銷恐同的力量。當年義無反顧、義憤填膺地投入反對威權運動的前輩,於今卻因為對同志族群的恐懼和無知,極可能成為中共或紅甲的同路人,把當初辛苦爭來的台灣主權意識,葬送在 2020 年。綠黨疾呼深綠的前輩們在臺灣主權危急存亡之秋,能夠將同志人權視為捍衛台灣主權的強力盾牌,一起繼續推進以人權為基礎的建國志業。
推薦閱讀
【綠黨專欄】台港女力結局不同!蔡英文尋求信任「對話」,林鄭月娥:我是你媽要「聽話」
【綠黨專欄】連戰神黃國昌都喊累!時代力量得重整「品牌定位」,別再完全倚賴政治明星
【綠黨專欄】法國人看到台灣人就擁抱!台灣彩虹橫跨大西洋讓外國人爆愛台灣
(本文經 綠黨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恐同的力量:深綠又反英?紅甲好朋友!〉。首圖來源: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