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工輔法已確定三讀通過,不少違章工廠可以在期限內就地合法化。反對工輔法是杞人憂天嗎?為甚麼工輔法引發民怨卻還是通過了?即使你家附近沒有工廠,但民以食為天,其實鎘米、廢水到彰化的毒鴨蛋都違章工廠有關。(責任編輯:謝佩如)
文/余筱菁(新竹縣議員)、易俊宏(綠黨中執委)

圖片來源:中央社
大家最近有吃鴨蛋、或是米飯嗎?這20年內的台灣,曾有幾波食安風暴:2004年的鎘米事件,驚爆有將近5公頃的農田遭受污染;而隔(2005)年的戴奧辛鴨蛋,又在彰化跟高雄傳出,而時任法委員的黃淑英則質疑,大概有十萬隻受污染的鴨隻已流入市面。
鎘米、廢水到重金屬都和違章工廠有關
細究這些污染事件的爆發,都跟土地分區管制、以及違章工廠有關。以鎘米事件而言,主要是因為污染水源相關,而在農田中矗立的違章工廠,從電鍍到皮革、從化工到電子廠廢污水,都會造成農地的重金屬污染。而彰化的毒鴨蛋事件,污染源指向附近的鋼鐵廠;高雄則是因為煉鋼廠爐碴與集塵灰的非法棄置。
土地跟空間的交叉影響,讓各部會呈現多頭馬車:工廠管理是歸經濟部、農產品的主管機關是農委會,而污染防治則是環保單位的業務。而重重法令疊床架屋,在多頭馬車的狀況之下,終於在2010年催生了《工廠管理輔導法》:將違章工廠納入輔導,盡快讓農地農用、讓全民能吃得安心。
10年過去了,列入輔導的廠商數量來到13萬,而這些廠商究竟何去何從?根據上週(6/27)拍板定案的法案內容,既有的未登記工廠若為「低污染」,則須在修法後10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證」,而該證有落日期限20年(28-5)。至於「高污染」廠商,則需由經濟部「會商」內政部、環保署、農委會,但目前尚無明定限期需要遷廠或關廠。
台灣選舉文化的短線操作,永續議題皆淪無感
該法就這樣地案過關,讓許多關心食安與農業的朋友相繼跳腳:人生有幾個20年?要知道:這些食安的隱憂,都是慢毒性的;後來有發生骨質疏鬆症或腎功能衰竭的病徵、有誰能夠想到可能是當年的鎘米所致?而戴奧辛的致癌性,在長期的生物累積之下,不但難有顯著的因果推論,更別說病發後的咎責了。
大概也是因為食安風險帶來的健康傷害、是長期的低劑量曝露,難以呈現即時性的傷害。因此在台灣選舉文化的短線操作之下,這些週期較長的永續性議題,更難化成選票的壓力,卻讓在乎食安或環境的公民團體反而顯得無病呻吟、或是杞人憂天了。但實際上,我們只是想要「防範於未然」罷了。總不能都要等到悲劇發生了之後,才來「痛定思痛」的修法吧?
2020年:為下一代的健康投票
現在拍板定案的《工輔法》為違章工廠大開後門。等於是讓不及格的學生,可以有重修和補考的機會,卻為台灣的下一個世代健康,埋下隱憂。這讓現在乖乖守法的工廠,帶來相對地剝奪感:工業用地的土地成本原就相對高昂、而守法負擔環境成本的結果,就是實質壓縮了利潤空間。
真的是: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反正別人的小孩死不完,難道真的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違章工廠背後的巨額利潤,支持著背後既得利益的結構。具體來說:2015年時,行政院曾有一波拆除違章工廠的行動,在面對已有十餘萬間違章工廠的狀況下,那一波拆除的只有17間。何以數字落差如此之大?原因不外乎來自兩部分:處理違章工廠的編制人力不足、預算被刪除。刪除預算的,是各地方政府的市議會,而行政部門也樂得藉此兩手一攤:並非故意怠職、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沈痾的主因,是國民黨政府威權時期的遺毒,而當前執政的民進黨,誠然有試圖做出改變,但仍難扭轉選擇性執法的陋習,更別說民眾在投票時,仍是囿於選舉文化的短線操作,並未能讓民代議員有足夠的壓力,去編列預算跟配置人力。
檢視全台各地:違章工廠問題最為嚴重的有彰化、台中、桃園、高雄、新北、台南、新竹等縣市,但除了台中有針對違章工廠查報的3.5個人力以外,其他縣市俱無專門人力、僅被動接受舉報而已。在預算方面,整理資料如下表:
地方政府 | 違章工廠數 | 人力配置 | 預算編列 |
新北市 | 11,499筆 | 無專門業務人力,僅被動接受舉報 | 3500萬 |
桃園市 | 17,403筆 | 無專門業務人力,僅被動接受舉報 | 2000萬 |
新竹縣 | 3,743筆 | 無專門業務人力,僅被動接受舉報 | 100萬 |
台中市 | 24,182筆 | 無專門業務人力,僅被動接受舉報 | 1000萬 |
彰化縣 | 17,961筆 | 3人專門業務、1人支援 | 100萬 |
台南市 | 13,976筆 | 無專門業務人力,僅被動接受舉報 | 1081萬 |
高雄市 | 15,973筆 | 無專門業務人力,僅被動接受舉報 | 1154萬 |
除此之外,雖然中央政府尚有其他土地使用、環保法規、農業法規等,但是在地方自治的處理機制上,除了臺中市有相對積極的辦法設置以外,上表中列舉的各地方政府中,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彰化縣等,均尚無針對違章工廠的處理機制。
綠黨:守護環境,是我們!
「守護環境,是我們!」現任新竹縣議員余筱菁強調,並且指出台灣綠黨做為以環境永續為核心價值的第三勢力政黨,她已將相關的政策內容作為問政內容,會著手進一步檢討並建置常態性、系統性的農地違章工廠處理機制。畢竟,違章工廠的污染問題、不但影響農業發展環境,更是攸關國人飲食安全。
2018年的地方選舉,本黨能在現有的選舉文化中,以素人小黨之姿,在地方議會中有所突破,這也意味著:堅持核心價值、改變是有機會的。違章工廠背後的議題盤根錯節,但絕非說個「歷史共業」就撒手不理;相反的,藉由撐出些許空間、持續經營議題,是希望未來能持續擴大影響,跟大家一起來打造給未來世代、好好生活的永續環境!
推薦閱讀:
【綠黨專欄】一個支持《礦業法》修法的理由:別讓外國人把台灣當成「獨裁國家」
【綠黨專欄】不讓「反送中」的香港人覺得孤單!台灣政黨伸出援手,連中國都無法打壓
【綠黨專欄】逼迫政治人物正視「高房價」噩夢! 4 張 2020 參選人必答的民生考卷
(本文經 綠黨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杞人憂天?《工輔法》外的戰線〉。首圖來源: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