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貿易戰目前沒新進展,美中兩國仍然持續對抗:美國對中國華為的禁令,也讓貿易戰呈現地緣政治戰的新走向,更讓華為的海外擴張夢產生極大壓力。

自從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黑名單」,Google 也打算停止與華為的部分合作;與華為往來密切的英國半導體大廠 ARM 將暫停相關業務;在中國附近的日本電信商確定暫停華為的新機預購;鄰近的南韓也傳出應美方要求,加入抵制華為的戰線。

然而,美中的戰爭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本篇文章分析,美國目前如此大動作打壓華為,其實只是美中「新冷戰」的開端。(責任編輯:黃梅茹)

被各界抵制的中國華為,首圖來源:中央社

川普政府在把與中國的貿易戰升級的同時,也對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華為開刀。有分析認為,美國的意圖不僅是要從經濟上與中國脫鉤,同時通過阻止中國獲得美國的技術來遏制中國,發動與中國的新冷戰。

外界普遍沒意識到,美國將華為列「黑名單」到底多重要

川普總統上星期三(5 月 15 日)簽署的:禁止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的公司,向美國出售產品的行政命令,以及商務部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的做法,被視為對中國發起的雙管齊下的攻擊。(《BO》補充:美國宣布延後 90 天制裁中國華為,還發出一張充滿玄機的「臨時許可證」)

美國聯邦參議員魯比奧說,許多人還沒有意識到將華為列入商務部出口管制「實體名單」的重要性。他認為,由於美國公司如今向華為出口需要有許可證,而申請許可的推定結果是被拒絕,因此華為將很快失去獲取芯片、天線和電話操作系統等重要組件的渠道。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也認為不能低估美國此舉的重要性。在他看來,美國對華為所設的限制,很可能會摧毀這家公司,而且也可能使美中之間的貿易談判完全脫軌

國際政治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的分析師認為,川普政府對華為採取的舉動是與中國關係的嚴重升級。

美國《財富》雜誌的分析認為,如果這些措施得到實施的話,它不僅可能會使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陷入癱瘓,干擾關鍵的 5G 無線網絡在全球的推出,而且是為遏制中國崛起而祭出的核彈。

文章說,美國對華為採取的措施可能會升高北京的擔憂,即川普總統對中國的更大目標是遏制中國,從而導致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展開一場曠日持久的冷戰

美中對抗重點不是關稅!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才是新冷戰的核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客座高級研究員卡普里(Alex Capri),在美中開始貿易戰之前就在《亞洲新聞台》網站上發表文章說,美中貿易戰「只是一個更大、更重要的敘事方式中的一個小組成部分,即北京與華盛頓之間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

他當時指出,處於這場競爭中心地位的是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

他在文章中說,「這個世界正在目睹一個數碼軍備競賽的初期,一些人甚至會稱之為一場新冷戰。」

《經濟學人》: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新冷戰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指出,美中兩國在貿易上的爭端只是問題的一部分。從半導體到潛艇,從電影大片到月球探索,美國和中國正在各個領域展開競爭。

文章說,「這兩個超級大國曾經尋求一個雙贏的世界。而如今,一方的勝利似乎與另一方被擊敗有關——要麼是中國永久地服從於美國的秩序,要麼是一個謙卑的美國從西太平洋撤退。這是一種不會有任何贏家的新冷戰。」

美國一致對中的新共識,發展速度快到令專家吃驚

美國對華態度轉變的速度之快,讓一些資深的外交政策專家都感到意外。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主席哈斯,今年 2 月的時候說,「我很難在美國外交政策中找到另一種共識,能像美國在中國問題上的共識走得這麼遠、這麼快。」

在他看來,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哈斯說:「人們已經對中國的貿易行為、技術盜竊感到厭倦。但這也反映了中國國內正在發生的情況 —— 對待維吾爾人的方式以及廢除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等。這也是因為美國對南中國海等戰略問題的擔憂,以及中國在那裡的所作所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文章說,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表明,中國失去了它在華盛頓的所有朋友,包括美國商界。

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北京方面未能抓住美國政治不斷變化的本質,以及人們對中國改革步伐緩慢的日益擔憂。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弗里德曼認為,中國對川普以及美國的誤讀是中國政府有史以來最大的情報失誤之一。

美國教授預言:美中走向長期的戰略衝突,甚至全面冷戰

也許中國政府誤讀了川普與美國,其實,一些敏銳的政治觀察人士,早就看到了美中關係上發生的根本性變化。

美國克萊蒙麥肯納大學政治學教授裴敏欣,幾乎在一年前就判斷說,美中之間會走向長期的戰略衝突甚至是全面冷戰。

他 2018 年 6 月 6 日在被稱為「全球最具智慧的專欄」《評論彙編》(Project Syndicate) 網站上發表的文章中說,中國當局的種種做法與政策,包括日益回歸威權主義、它的國家產業政策、在南中國海的島礁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等,都讓美國確信,它的對華接觸政策徹底失敗了。

他寫道,「對於美國來說,允許中國繼續進入它的市場並獲得技術,等於是給它提供在經濟上並進,而在戰略上擊敗美國的工具。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尋求與中國在經濟上脫鉤以及防止中國獲得美國的高科技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裴敏欣認為,在經濟上脫鉤後,美國與中國在其地緣政治上的競爭中保持克制的理由要少得多。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美中脫鉤關乎每個國家的未來

美國一些人開始擔心,美中這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之間的脫鉤,可能會引發全球性的分化。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編輯委員會在〈國家大脫鉤的開始?〉的文章中說,「近幾天來,30 年的全球化或許拐了一個彎。在所有的大國中,美國和中國將決定世界是否會分裂成地區集團和防禦姿態。他們的貿易戰不僅僅關乎貿易,甚至關乎每個國家的未來。它關乎那些要麼對所有人都有益,要麼因自身的謬誤而崩潰的理念。」

延伸閱讀

【這群中國人會不會起身反抗】中美貿易戰被忽略的苦主:中國今年 400 萬畢業生即將失業

大部分中國人「不怕」貿易戰?匿名中國人講出關鍵點:國內有對美嗆聲學者幫壓驚

中美貿易戰後,川普可能要讓台灣登場了—— 美國政壇正鼓吹川普與台灣簽 FTA 自由貿易協定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分析:美中有可能走向新冷战〉。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