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圖來源:WilliamCho,CC licensed。

《報橘》徵才中!和我們一起讓台灣變更好 >> 詳細職缺訊息
快將你的履歷自傳寄至 [email protected]

《BO》曾向讀者介紹過,歐洲 e 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 歐洲小國愛沙尼亞;近期,以數位化聞名的愛沙尼亞政府更宣佈了一項創舉:要讓 AI 機器人(人工智慧)擔任法官。這項決策也引來外界反彈。

感覺很不可思議嗎?其實台灣 2018 年也有過 AI 法官的討論聲浪。

為何愛沙尼亞敢讓機器人當法官?

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愛沙尼亞是個數位化多成功的國家:儘管只有約 140 萬的國民,但他們能夠線上投票、擁有數位身分證,且 95% 的公民都透過網路報稅,愛沙尼亞甚至從國小開始推行程式教育。

政府部門在數位化風潮下,最先於 2017 年部署 AI 機器人為民眾服務;2019 年,年僅 28 歲的愛沙尼亞首席資訊長維斯伯格(Ott Velsberg),這位新官上任後,計劃把 AI 技術更深入地匯流進政府機關,其中包含法院判決。

愛沙尼亞首席資訊長維斯伯格,圖片來源:取自 Ott Velsberg 個人臉書。

也就是說,這個國家要建立一個 AI 為主體的機器人法官,等到它通過培訓,就會負責主持、審理少於  7,000 歐元(約新台幣 245,000 元 )的案件,AI 法官的裁決具有其法律約束力,如果訴訟雙方不滿意判決結果,還可持續向人類法官上訴。

愛沙尼亞會將 AI 法官的想法付諸現實,主要是希望透過 AI 法官協助司法系統,消化積存已久的大量案件,讓人類法官可以有更多時間處理更大型、棘手的訴訟案。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恩斯特隆(David Engstrom)除了看好 AI 法官提供一致性的判決,減少法律爭議,不過他也提醒世人注意「自動化偏誤」(automation bias)的問題。「自動化偏誤」為隨著人們過度依賴自動化系統,可能導致錯誤的自動化訊息取代真正正確的決策。

目前這項計畫在初期開發階段,到時會先以大量法律資料訓練 AI 法官,再將它作出的判決交由人類法官與律師,對此提供反饋與修正。儘管其他國家也有將 AI 運用到法律的經驗,不過大多是讓 AI 協助判決,裁決權還是在人類法官身上,所以像愛沙尼亞這般,讓 AI 法官擁有決策權堪稱全球首例。

台灣也曾討論過 AI 法官是否可行

2018 年 3 月,國民黨立委許毓仁也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的會議上,與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討論過 AI 法官的議題。

當時許毓仁質詢呂太郎,台灣司法體系目前有無研究 AI 法官的項目。

呂太郎回答沒有,但有利用 AI、一般數據做為施政裁判參考,例如量刑資訊系統等,目前僅把科技當作司法審判的輔助工具,並沒有因此取代審判。因為如果要開發 AI 法官,需要投入龐大資源。

許毓仁會議後在粉專上提到:「即便實務上公部門仍然會有人力上的需求,基於倫理及人性判準,AI 法官也不見得能完全取代人類法官,但是庶務性的工作若能搭配上 AI 的應用,便可以提升公部門許多的效率。」

https://www.facebook.com/congress.jason/posts/2040157202862913?comment_tracking=%7B%22tn%22%3A%22O%22%7D

如果是你,能夠接受 AI 法官的審判嗎?

延伸閱讀

【台灣還在吵網路投票】愛沙尼亞數位化已超展開:一生只有 3 件事要親自辦理
若台獨不願流血那就是嘴砲?用愛沙尼亞獨立宣言說明:獨立不是流血那麼簡單
奈及利亞用一張電子投票卡,讓有心人士更難操控大選
【這才是提高年輕人投票意願的作法】用區塊鏈把選票交給我信任的人投,我願意
臉書新規讓政治陰謀見光:擋境外勢力影響選舉,政治廣告商資訊要公開 7 年
《華爾街日報》籲臉書關閉直播:直播功能為何不該留?來看臉書沒跟我們說的真相

參考資料

《Daily Mail》:〈AI-powered JUDGE created in Estonia will settle small court claims of up to £6,000 to free up professionals to work on bigger and more important cases
《Weird》:〈CAN AI BE A FAIR JUDGE IN COURT? ESTONIA THINKS SO
《明日科學》:〈AI 法官來了!愛沙尼亞計畫使用人工智慧審理小型訴訟案件
《中央社》:〈司改未來趨勢 立委提研究AI法官可行性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WilliamCho,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