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台北房價在「全球房價所得比」的排名中,僅次於香港,我們說的「今日香港,明日台北」可能不只是國家定位,還包括居住問題。但是,當掌握資源、有改革權的政府官員、立委諸公毫無作為,台灣年輕人是否該暫時從「價值」中抽離,把心力放在爭取「生存權」上?來看一位香港人的多年觀察,給我們的反思。
(責任編輯:黃彩玲)

圖片來源:中央社
香港朋友 Lam 的房價痛
Lam ShunLeung 是我部落格上的老朋友,我常聽他聊香港變態的房價以及對香港人所造成的痛苦,香港是全球唯一房價比台灣還變態的地區,希望從他的言談中,台灣年輕人可以暫時從價值議題中抽離,而將部分心力轉移到房價的改革上。
Lam ShunLeung 對香港的房價與政策很了解,我常說『今日香港,明日台北』,我自己覺得台灣其實是慢慢走香港的路,現在台北的住房其實已開始香港化,下面取了他的留言,大家可以看看香港的狀況,有想問關於香港的,也都可以在此處問他,他是個蠻熱心的朋友。
最後,我只是想說,不論是台灣人或香港人,與歐美人相較,我們從小花了那麼多時間在學習,犧牲了這麼多的玩樂時間,出社會後,工時又是全世界前三高,多數人窮盡一生最後卻仍然窮困潦倒,這不該是我們所應獲得的人生,我們不該被高房價剝削掉一生努力。
香港房價火箭速度上漲,立法會卻無作為
Lam ShunLeung:我是香港人。我2012年到過台灣旅行, 我感覺台灣人在對待遊客方面遠比香港人熱心. 那次在台灣唯一遇見不老實的店東竟是香港人。
我想說,香港也一樣。別看香港的民主黨派整天批評政府不民主,又要求那個和那個高官下台(雖然香港的官員真的很差勁),其實他們也只是以這些行為爭取(愚昧的)選民支持,真正能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他們並沒有推動。
香港民選立法會議員從1998年一直到現在,已經是第六屆了,雖然他們是由人民選出,可是他們幾乎不會去思考怎樣解決人民的住房問題。
這麼多年來除了回歸後由董建華主政的頭幾年香港人的住房情況有改善之外,其餘時間便是房價像火箭那麼快的上漲,而公共出租房屋(簡稱公屋,由政府興建並以低廉租金出租給低收入戶的房屋)的面積也越縮越小。我沒有看到立法會議員做過哪些事情,阻止這些情況發生。
問:香港現在聽說也租不起了,這是不是誇大啊?
Lam:絕不是誇大, 香港的薪金中位數約1萬7千港元, 但要租420呎(12坪)的房屋, 便宜的都要1萬4千元. 幾千元只能租到劏房, 不足3坪, 還要給房東濫收水電費.
在2010年1月的時候我的朋友自己出來租劏房, 房租是1900元, 面積120呎(約3.4坪), 地點是粉嶺. 他住了三年多, 期間房租都在漲. 在2013年7月的時候, 房東要求把房租漲到3600元. 他不接受, 就搬到別處, 也是粉嶺, 但位置更偏遠, 面積330呎(9.4坪), 租金4500元, 可是那個房子很差, 屋頂是鐵皮的, 還有排水管不好, 下雨的時候污水會從馬桶倒灌上來。
幸好他家境還算不錯, 後來他媽媽資助他買了房, 不用再忍受租房子的慘況. 如果說是人多地少, 2013年香港人口只比2010年增加十多萬, 比例上連2%都不到, 為什麼房租會漲90%呢? 至於是否地主民代, 立法會70席的議員, 只有4位報稱沒有物業。
問:香港政府目前的住屋政策是?
Lam:香港政府十分優待公屋的居民, 四人家庭月收入港幣13萬元依然可以居住。
民眾的想法是:13萬元, 已是打工族之中收入頭1%高的了, 實在好得過份, 不能再好了!
但實情是,政府只講月收入13萬元, 而沒有講甚麼種類的收入來源. 靠打工或做小生意的13萬元收入與靠收取房租、利息或炒賣房屋的13萬元收入, 性質一樣嗎?
如果有人做小生意, 去年景況好, 月賺13萬; 但今年景況差, 月賠13萬, 那又怎麼算? 還有就是, 月賺13萬元, 除非租戶是月光族, 否則按一般家庭的消費習慣, 每月至少可以儲下10萬元, 這樣2年4個月儲下的錢就會超過四人家庭約280萬元的資產限額, 要被趕出去的。
問:香港現在年輕人怎麼規劃呢?買房還是移民?
Lam:一般的年輕人能怎麼規劃? 只好不結婚,結了婚而收入稍高的,比如夫妻倆合共收入四萬多元的,就用大概1.5萬元租房子,一般收入的只能住在原來的家,跟爸媽一起住,可是香港人一般的家只有8至15坪. 移民就更不用想了。
Lam:不好意思,剛才沒有時間,現在我來較詳細地補充一下關於香港一般年青人在住房方面可以有甚麼規劃。
講住房之前先講年青人打工收入的情況:香港因為經濟結構過於單一以及政府縱容甚至帶頭炒房,導致整個社會缺少機會讓各種人材透過自身努力改善生活。
雖然香港的大學入學率只有約兩成,唸完大學的年青人大多依然錢途不佳。除了法律、醫學、建築工程、金融等少數科系出身的人之外,其它大多數科系出身者不論起薪點或升職漲薪的方面都不理想。
香港薪金中位數約1萬7千港元,而很多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點只有1萬2千至1萬5千元左右。香港各行業的薪酬可參看以下網頁:《香港2018年各行業人工Checklist》
這網頁只是顯示各行業的薪酬,而沒有顯示其它重要訊息例如工時和工作穩定性。
其實有一些工種這兩方面的問題都很嚴重,例如會計師,其工時是超長的,早上9點到公司,往往要晚上10點甚至12點才能下班,6點下班的話會被視為懶惰,而且一個月裡往往有幾天是要通宵工作的,但上班時間依然是9點,即是要連續工作21個小時。
又例如教師,香港的中小學教師薪酬算是不錯,起薪點有2萬5千元,可是教師一來工作量很大,在學校除了要授課、還要做一些行政工作,回家要備課和改作業,一天能睡5至6個小時已經不錯,就連假期也不能休息,別看暑假有一個半月,那只是學生的,教師的暑假只有兩個星期左右,其餘時間是回學校工作。
二來教師的職業穩定性很差,很多人都是以合約制形式聘用,合約期是1年至3年,期滿時校長可以不給教師續約而不須給予任何理由。
好了,現在我分幾種不同收入的情況,談談在香港住房有多困難。
在香港住房有多困難?青年面臨的三種窘境
A. 如果你是有學歷、勤奮工作而且身體又耐熬的年青人,比如上文說的會計師和教師,你的薪金有3萬元左右。
假設你和你的配偶每人都是3萬元薪金,你們的住房情況將會是這樣:
首先你們沒有資格申請公共出租房屋(簡稱公屋,是由政府興建給低收入戶住的),因為兩人家庭申請者的總入息上限是約1萬7千元,也就是說每人要8千5百元才符合資格。那麼你們只能租房子或買房子。
如果你們租房子,420呎(12坪)的租金便宜的也要1萬4千元。表面上看,家庭收入6萬元拿1萬4千元交租是可以負擔,可是若老婆要生孩子,剩下老公一人工作,收入只有3萬元,很難撐。
而且因為香港沒有出租房子方面的管制,房東愛漲租就漲租,說不租給你就不給你,你們的住房會很不安穩。還有就是,只要你還沒死,不管你有沒有收入,都要交房租。
如果你們買房子,420呎(12坪)便宜的也要550萬,地點好一點的甚至超過700萬,就算你們買550萬的好了,根據香港政府的規定,首期款至少要房價的四成,即是220萬元(還要另加各項雜費共約22至30萬元),如果分20年償還貸款,每月連利息就要償還1萬7千元。
不過如果你們沒有首期款的話,你們很可能要一輩子都要租房子,因為房價漲得太快,而首期款是跟着房價漲的,你們的收入漲幅是很難追得上首期款的漲幅。
B. 如果你是勤奮而能力和身體狀況只是一般的年青人,你們的薪水大概會是香港薪金的中位數(1萬7千元),你和你的配偶合共收入是3萬4千元。這個數字雖然比剛才的6萬元少很多,可是依然不符合申請公屋的資格。也就是說,你們跟那些6萬元收入的人一樣,要租房子住,可是因為你們的收入比他們少那麼多,你們就要比他們更吃力,更辛苦,而且住得更差了。
C. 如果你們是懶惰或是懂得取巧的人,故意不工作或做一些低薪的工作,也要求老闆不漲自己的薪水,你們就會符合申請公屋的資格了。
可是申請公屋是要等4年多的時間才可以有編配的,這4年多的時間你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收入,不要超過入息限額(兩人合共才1萬7千元)。
不過這種做法等於是延誤甚至放棄自己的事業前途。就算給你們成功得到公屋,也不是前途一片光明的,因為住公屋實質上是放棄自己一些基本權利來換取居住權的,例如積穀防飢、職業自由、中彩券、甚至是死亡的權利。
當然,政府沒有說住公屋的人不可以擁有以上各項的權利,但是政府不合理地限制公屋住戶的資產水平(現時規定一人家庭的資產限額是116萬、二人176萬、三人224萬、四人280萬),超出者即被趕走,不管其是否有能力在自由市場購買或租住房屋,這等於是政府在以上幾項事情上對住戶加上人為的障礙。
例如一個59歲的單人住戶,他距離65歲退休的時間只有6年,但政府都不准他有多於116萬的資產,那麼以香港這麼貴的生活費用,他退休後如何生活?香港政府是有救濟金(稱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簡稱綜援)可供有需要的市民申請,可是若公屋住戶明明能靠自己努力儲錢以解決退休後的生活問題,為什麼政府偏要他們不儲錢?其實一人住戶的情況還不算最差,因為他還有死亡的權利,三人住戶就未必有了,別看三人住戶的資產限額是224萬,實際上可能只跟一人住戶一樣是116萬!因為三人住戶的家庭組合有可能是一個年青人加上他年紀老邁的父母,如果他們有180萬積蓄又一直以為自己離224萬尚有一段距離,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只要其中一位老人家不在了,資產限額即由三人的224萬降至二人的176萬,那他們有180萬便是超額,要被趕走。可是,拿著180萬的年青人,收入只是一般,還有一個老人家要養,怎麼可能買房或者租房啊?連死也不許死,香港政府對市民的壓迫真是世界第一了。
因此,如果你們選擇住公屋的話,要麼你們在年青時就盡量不儲錢,然後老的時候就申請救濟金(不過以人口老化這麼嚴重的情況來看,將來政府能不能付得起救濟金還成疑問),要麼你們就只能把公屋當作是臨時居所,並想辦法購買房屋。
以上我總共說了三種的收入情況,但其實A和B兩種都屬於少數,因為縱使香港個人薪金中位數是1萬7千元,但家庭收入中位數只有2萬7千元,也就是說大部人年青人將會是在C或在B和C之間。
那麼你們了解香港年青人在住房規劃方面,是如何困難嗎?
https://www.facebook.com/mapleduh0703/photos/a.257410534894305/344940249474666/?type=3&theater
推薦閱讀:
「大陸領先的,台灣應該追得上;然而台灣領先的,大陸可能追不上」
四海遊龍創辦人如何在 1989 年,號召五萬人逼李登輝成功打房?
【當你節衣縮食付房租】西門町店王一個月收 3000 萬房租,直接打趴了 70%上市櫃公司
(本文經原作者 峰言峰語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中央社。)